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Keir Starmer)宣布對俄羅斯實施該國迄今為止最嚴厲的制裁措施,旨在進一步向俄羅斯總統普京施壓。斯塔默在社交平臺上發文強調:“俄羅斯對英國國家安全的威脅不容低估。為加大對普京的壓力,我宣布推出史上最大規模制裁方案。我將竭盡所能保護本國勞動者利益、維護國內安全、彰顯國際實力。”
此前,英國政府已明確制裁對象將包括多達100艘構成俄羅斯“影子船隊”核心運力的油輪。這些油輪自2024年初以來已累計運輸價值240億美元的俄羅斯原油,其活動不僅破壞國際能源市場秩序,更被指對歐洲海底電纜等關鍵基礎設施造成破壞。英國方面強調,此次制裁是針對俄羅斯規避西方制裁、維持能源出口的“灰色網絡”展開的精準打擊。
國際社會對俄“影子船隊”的圍剿行動已持續數月。2025年1月10日,美國率先對俄羅斯最大石油企業實施制裁,禁止美國企業為俄油企提供鉆井服務,該禁令于2月27日生效。據路透社估算,此舉或使俄羅斯每月損失數十億美元能源收入。
2月5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批準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決定,對參與克里米亞文化遺產掠奪的俄籍船長及個人實施制裁。烏方制裁名單涵蓋56名俄羅斯公民與1名伊朗籍船長,指控其利用受制裁船只非法運輸俄原油。
歐盟方面,2月24日生效的第16輪制裁方案中新增針對“影子船隊”的專項條款,將受制裁的第三國油輪數量從74艘大幅擴充至153艘。分析人士指出,美歐通過鎖定油輪船長、航運公司及保險商等關鍵環節,正逐步瓦解俄羅斯繞過西方制裁的物流網絡。
斯塔默此次制裁聲明正值歐盟第17輪對俄制裁方案待批之際。匈牙利此前已松口支持該方案,歐洲議會預計將于5月完成最終表決。隨著俄烏沖突進入第三年,西方國家對俄制裁手段已從金融、科技領域延伸至能源運輸“毛細血管”,其戰略目標不僅是削弱俄羅斯戰爭潛力,更試圖通過切斷能源外運通道動搖俄經濟根基。
然而,俄羅斯方面尚未對英國最新制裁作出回應。克里姆林宮此前多次強調,西方制裁無法改變俄烏沖突進程,反而將加劇全球能源市場動蕩。分析人士警告,制裁升級可能進一步推高國際油價,加劇歐美國家通脹壓力,而俄羅斯通過“向東看”戰略加速拓展亞洲市場,或削弱制裁的實際效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