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纜高速連接器的類別主要包括背板連接器和IO連接器。前者主要用于交換機、路由器、服務器,用作內部背板與單板之間信號傳輸。而后者則是對應外部設備接口,如光模塊等,以實現與外部設備的通信。根據不同類型和應用,高速連接器可進行市場細分,高速板到板連接器憑借在高頻環境下的緊湊尺寸與優異性能,占據近46%的市場使用份額;電線到板連接器則以其模塊化、設計靈活的特性,在相關應用中貢獻約39%的市場占比。在目前的高速銅纜應用中,連接器的配比是關鍵參數;800G銅纜使用的是112G高速背板連接器,配比為1:8;意味著一個800G的銅纜系統需要8個112G的高速背板連接器來實現數據傳輸;英偉達GB200芯片的互聯模式通過先進的NV Switch實現,其中GPU與NVSwitch之間采用銅互聯形式,即高速背板連接器,這種設計大幅節約了成本。此外,與外部設備的連接則采用光互聯形式,即光模塊-I/O連接器,這種整體設計有望帶動高速連接器需求進一步提升。高速銅纜連接,不只是銅纜,高速背板連接器需求也很大.
xAI Colossus數據中心計算大廳
高速連接器行業概覽
如果將人工智能比作人的大腦,智能硬件比作人的身體,那么連接器就相當于人體的經絡系統,承載著數據傳輸和連接的重要作用。高速背板連接器當前已成為高端服務器技術的新方向。在大型通訊設備、超高性能服務器以及高端存儲等設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是一種經典的高頻高速連接器,主要用于服務器內部背板與單板的連接,確保數據在服務器內部高速、穩定地傳輸。在AI服務器上,連接器的增長空間主要集中在價值量最高的CPU/GPU等計算卡上。高速背板連接器能在有限空間內布置更多電路板。在高端服務器中,一塊PCB板上可能配置多達幾十個高速背板連接器,而在小型服務器中則通常配備3-5對。作為關鍵節點,連接器通過獨立或與線纜結合的方式,為器件、組件、設備和子系統之間提供電流或光信號的傳輸通道,同時確保各系統之間的信號不失真和能量不損失,是構成整個系統連接所必需的基礎元件。I/O連接器則對應外部設備接口,如光模塊等,以實現與外部設備的高效通信。
相較于I/O連接器,高速背板連接器在技術難度、信號傳輸速率和應用場景方面表現更為優越,且下游客戶對產品的定制化要求較高,因此其價值量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超微4U通用GPU系統,用于液冷的NVIDIA HGX H100和HGX 200(展示于SC23)
當前人工智能高速爆發疊加大模型算力持續緊缺,帶來數據中心對高吞吐和大帶寬的需求日益迫切。交換機、光模塊傳輸速率的不斷提升,從40G逐步躍升至100G、400G,當前加速應用的800G,乃至即將達到的1.6T,連接器的速率也必須相應進行升級迭代,以滿足日益嚴苛的數據傳輸需求。
此外,AI服務器會配備更多的GPU加速卡、更大的內存容量、更快的網絡接口以及更多的電源等,這也導致系統內部連接數量增多,連接器的需求量也隨之上升。高速率的傳輸對連接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在保證信號完整性方面。為了充分發揮AI硬件算力的效能,破解互連瓶頸成為關鍵,而高速連接器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所在。
xAI Colossus數據中心超微4U通用GPU液冷服務器
高速連接器國內主要參與者
高速連接器產業鏈包括上游原材料、中游制造商和下游應用三個環節。
上游主要包括金屬材料、塑膠材料和電鍍材料等。
金屬材料是主要的成本來源,大多采用銅帶、銅線和銅合金材料來制作傳遞信號或導電的端子。
塑膠原料則主要以PBT、PA66等工程塑膠粒為主,用于制造連接器的外殼。
電鍍環節則通常通過外協加工的方式委托給專業機構進行,所用材料包括鍍金、鍍錫、鍍鎳等,以確保端子的使用壽命。
目前,相關上游產業已經相對成熟,原材料供應充足。
中游高速背板連接器制造具有高壁壘筑以及高附加值。
全球市場格局來看,海外連接器市場發展較早且成熟,歐美、日系廠商憑借技術沉淀和規模優勢長期占據全球大部分市場份額,主要由泰科、安費諾、莫仕,Samtec,羅森伯格等少數廠商占據。
國內供應商中,華豐科技、慶虹電子及中航光電三家形成了頭部市場格局。這三家企業已經實現了56Gbps高速背板連接器的量產,并且在112Gbps以上的高速背板連接器領域也取得了進展。在通訊設備廠商華為、中興的56Gbps及以下產品中完成了替代工作。此外,在高速連接器上下游環節中,立訊精密、兆龍互連、鼎通科技、陜西華達、金信諾、意華股份、永貴電器、得潤電子、致尚科技、奕東電子、博威合金、電連技術等廠商也入深入布局.
背板連接器的市場評估及未來走勢
隨著數據中心規模擴張,AI服務器、云計算設備及高性能計算集群的部署需求大幅上升,而此類設備依賴高速連接器實現板間信號傳輸,因高速連接器因其高帶寬、低成本和穩定性,成為數據中心內部互連的核心組件。據global growth insights分析,2024年,高速連接器的市場規模為24.2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25.7億美元,到2033年將達到42.3億美元,在2025年至2033年的預測期內CAGR為6.4%。
(高速連接器市場發展 圖 / global growth insights)
盡管高速連接器市場呈現強勁增長態勢,但仍面臨與設計復雜性和信號完整性有關的限制以及缺乏通用標準和交叉兼容性。據 Global Growth Insights 統計,約 34% 的制造商在兼顧高性能與緊湊設計方面存在顯著困難;29% 的高速應用因電磁干擾導致信號嚴重降解;為滿足專業測試和合規要求,26% 的生產者制造成本大幅增加;31% 的OEM廠商在應對板端溫度與機械應力時,難以確保連接器的可靠性,極大限制了系統集成的效率與穩定性。在標準化與兼容性方面,35% 的系統集成商因接口不兼容問題,導致項目部署延遲;缺乏統一標準使 28% 的制造商設計修改頻率顯著提升;31% 的制造商在整合工業自動化、航空航天、醫療電子等多平臺連接器時遭遇技術壁壘;此外,24% 的市場參與者在舊系統升級過程中,面臨著互操作性難題。這些問題亟需行業協同合作,共同開發統一協議與可擴展的連接器解決方案。
(高速背板連接器 圖 / 康瑞連接器官網圖片)
隨著未來全球數據中心擴張計劃,疊加AI算力需求的爆發,為連接器行業帶來結構性機遇。高速連接器作為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血管”,將在技術迭代、市場規模和產業鏈協同中持續受益。然而,連接器制造商需應對歐盟法規的合規壓力、技術升級的研發投入以及全球化競爭的多重挑戰。連接器的安全和穩定性使得行業的競爭格局在長期內保持相對穩定,在新能源車和數據中心等新興高增長行業的強勁需求下,高速連接器行業大有可為,國產替代有望迎來廣闊機遇。
800G潛在新增量,高速銅纜供應鏈的問題凸顯
人工智能的爆發式增長正驅動數據傳輸技術邁向新紀元。隨著AI大模型訓練對算力需求的指數級攀升,800G高速互聯技術憑借其超高帶寬、低延遲與高可靠性,成為支撐智算中心、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及AI服務器的核心引擎。為加速產業鏈協同創新、推動行業標準落地,線纜行業朋友圈攜蘇州鹽城東臺政府聯合行業領軍企業,共同舉辦本次技術研討會,匯聚全球頂尖專家與龍頭企業,共探800G技術產業化與供應鏈優化路徑。 本次盛會預計將匯聚來自全球600余家線束連接器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800余名行業代表參會,涵蓋從800G產業鏈的基礎材料供應商到線束制造商的完整生態體系。通過構建"技術標準-制造工藝-應用驗證"三位一體的對話平臺,與會各方就高速互連系統的新技術難題展開討論,標志著我國高頻高速產業鏈正式進入協同創新的新紀元。
由線纜朋友圈主辦的“2025消費電子線束產品技術論壇”將于6月6日在東莞松山湖漢林酒店盛大召開。本次峰會以“技術革新·生態共創”為主題,
加”高速連接器供應鏈“加客服申請
工程參考學習資訊
更多關于最新的線纜行業發展訊息,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我們將第一時間搜尋到行業前沿訊息和您一起分享!不做盈利用途,文中觀點都是基于公開數據及信息,僅供交流,不構成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