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人情世故,比地里的雜草還難纏。
你沒錢時,連狗都懶得沖你搖尾巴。 種地收成差,他們說你不懂技術。
打工賺得少,他們笑你沒出息。
孩子成績單上的分數(shù),成了衡量你全家的尺子。
突然有錢了?
閑話比田里的蝗蟲還密。 蓋三層小樓,有人懷疑你偷工減料。 開十萬的車,被傳成貸款充面子。
給老人買件新棉襖,轉眼變成"暴發(fā)戶擺譜"。 紅白喜事隨禮,給多給少都是錯。 最毒的是"為你好"三個字。
三十歲沒結婚,全村替你著急。 生完閨女不生兒子,就是"斷了香火"。 在城里安家?
立刻變成"忘本的叛徒"。 攀比就像發(fā)霉的苞谷,看著沒事,吃著鬧心。
張家買了收割機,李家必須蓋豬圈。
王家孫子考上大專,趙家連夜給孩子報補習班。 連墳頭修的尺寸,都要暗地里較勁。
但真正的刀子,往往來自最親的人。 親兄弟計較誰多照顧了爹媽一天。 表親之間算不清二十年前的舊賬。
最可怕的是,所有人都覺得理所當然。 有個數(shù)據(jù)挺嚇人——某鎮(zhèn)去年因攀比借貸引發(fā)的糾紛漲了四成。 隔壁縣統(tǒng)計,七成村民承認"怕被說閑話"才翻修房子。
老話說"人活一張臉",現(xiàn)在臉皮比城墻還厚。 其實啊,日子是自己的漏勺,盛不住別人的口水。 你發(fā)現(xiàn)沒?
那些指指點點的人,自己院里雜草都半人高了。 下次再聽見閑話,就當聽見蛤蟆叫。 記住,金鋤頭挖不出真金子,銀舌頭說不來實在話。
有人問,那為啥不改?
改啥改,老祖宗留下的"傳統(tǒng)",比水泥地還硬實。 最后說句掏心窩子的—— 活得痛快的人,早就不數(shù)別人家麥穗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