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梅雨可能比往年來得更猛些。
長江中下游的農民兄弟得打起精神了。 氣象臺最新預測顯示入梅或提前至6月初。
建德往年6月8日入梅今年可能更早。 安慶氣象局直接預警6月中旬前期開閘。 去年上海蘇州拖到6月19日才入梅。
鄞州卻6月9日就泡在雨里了。 老天爺這脾氣比婆媳關系還難琢磨。 梅雨季最要命的是衣服晾三天還滴水。
烘干機賣斷貨的日子又快來了。
專家說今年梅雨量要比常年多一成。 400毫米雨水能把稻田灌成魚塘。
北邊下雨比南邊狠這事挺反常。
菜農老張的塑料大棚去年被冰雹砸穿。
今年他提前焊了鋼筋支架。 出梅后直接跳進39℃燒烤模式。 旱的旱死澇的澇死算啥新鮮事。
臺風今年要來4-5個比去年鬧騰。
杭州可能撞上1-2個大家伙。
糧倉防潮墊價格已經漲了三成。 “清明曬死柳,三伏雨打墻”這老話懸了。
氣象站那幫人自己也撓頭。
說好的7月初出梅可能提前跑路。
連續五天30℃才算真出梅?
去年出梅第三天又返場下雨。 農技站催著大家搶晴天曬種子。 烘干塔燒柴油的成本快趕上糧價。
最邪門是梅雨季突然消失的年份。 2018年整個六月衣柜都沒長毛。
但接下來旱了整整兩個月。 河道見底時抽水機比媳婦還金貴。
現在誰還敢全信天氣預報? 糧庫保管員老李囤了二十噸生石灰。
他說這玩意比除濕機經造。 隔壁養雞場裝了工業級排風扇。
結果去年電路受潮短路起火。 梅雨季最該防的是突然停電。
冰箱里的臘肉臭了能熏醒全村。 專家說極端天氣會越來越抽風。
可補貼永遠追不上損失速度。 去年暴雨沖垮的堤壩還沒修利索。 今年防汛物資又漲了15%。
種地的現在得學會看衛星云圖。 但手機進水了啥圖也白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