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無聲來電引出一段救援傳奇
“您好,請問需要叫救護車嗎?”5月9日,廣州120調度中心一派忙碌景象。三臺電腦屏幕整齊排列,左側屏幕實時顯示城市地圖,閃爍的光點標記著救護車的位置;中間屏幕是受理界面,不斷跳動著新的來電信息;右側屏幕則實時更新著出車動態。接受詢問、記錄、下指令、跟進……二十多位調度員眼觀六路,有條不紊地為救治傷病員而努力工作著。梁雯婷就是其中一名調度員,她向新快報記者講述了上個月救助一名聾啞騎手的經歷。
■梁雯婷正在工作。
聾啞騎手無聲求助120
24分鐘后救護車及時趕到
4月18日9時39分,梁雯婷面前的電話響起。“請問需要救護車嗎?”梁雯婷迅速接起電話并提問。然而,電話那頭卻一片寂靜。13秒后,電話突然掛斷?!笆钦`撥,還是遇到了無法說話的緊急情況?”梁雯婷心里想著,絲毫沒有猶豫,立即回撥電話,可電話接通后仍沒有回應,10秒鐘后再次中斷。她毫不猶豫地再次回撥。這一次,電話那頭傳來一段人工智能語音:“你好,我是一名聾啞騎手,可以通過手機號碼添加我的微信。”
梁雯婷趕緊詢問對方的地址,并向對方手機發送中心調度系統的定位軟件鏈接,指導對方點擊鏈接,找到自己的定位,但這個方法似乎沒有奏效。
“這個時候,我有點著急了,我們工作的時候是不能帶手機的,我沒辦法直接添加他的微信。”梁雯婷回憶稱,她馬上向調度組長林欣報告了具體情況,林欣又安排質控員梁啟柏添加聾啞騎手微信,以獲取更詳細的信息。過了一會兒,耳機里終于傳來新的聲音:“(廣州市)白云區龍歸街……”聾啞騎手正努力將文字轉成語音。梁雯婷立即行動起來,她熟練地操作電腦,迅速對接距離騎手最近的醫院,安排救護車緊急出動,并第一時間把騎手的特殊情況告知隨車醫護人員。
不久后,質控員梁啟柏也與騎手的微信正式建立聯系,他獲取了聾啞騎手的基本信息:男性,33歲,右小腿疑似骨折,無法正常走路。梁啟柏不斷用文字安慰著患者,同時將詳細情況反饋給梁雯婷和醫護人員。
在多方緊密配合下,10:03,救護車順利抵達患者所在位置,將他送往醫院救治。
廣州120調度中心
每日接聽近5000個來電
像這樣處理無法用言語表達意愿的求助,在調度中心并不罕見?!叭绻衼黼姸ㄎ唬覀儠炊ㄎ幌扰绍?,然后再進一步核實;如果來電號碼有歷史信息,也會根據這些信息先派出救護車?!绷忽╂酶嬖V新快報記者。
一天接聽近5000個來電,跟進、反饋電話超過8000個,這就是廣州120調度中心每日的工作量。這里的調度員實行“三班倒”,24小時輪崗。當被問及從事這份工作的感受時,梁雯婷坦言:“每一個電話都關乎生命,無論溝通有多難,我們都會拼盡全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就是我這份工作的意義?!?/p>
采寫:新快報記者 許婉婕
攝影:新快報記者 觀顯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