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領導人這次,讓外界始料未及。
俄羅斯“勝利日”閱兵結束,普京接見了朝鮮軍事代表團,外界這才想起來,今年的“勝利日”閱兵,二十多國領導人應邀出席,卻不見朝鮮領導人的身影,以目前的俄朝關系而言,這確實很不尋常。
更何況,從去年開始,俄朝就開始有意識地為朝鮮領導人回訪俄羅斯做鋪墊了。所以消息傳來,外界還是比較意外。
【普京接見朝鮮代表團】
一個多月前,俄羅斯副外長魯登科訪問平壤,回來后放出消息,稱俄羅斯與朝鮮已經開始籌備朝鮮領導人的訪俄行程,當時各界都認為,朝鮮領導人預計會在“勝利日”期間訪問俄羅斯,為下一段俄朝戰略合作布局。
只是看目前的情況,無論是俄羅斯還是朝鮮,都不打算趁著“勝利日”,舉行一場高規格的雙邊會談,而是要把這場重頭戲再往后推。
不過朝鮮并不是一點表示都沒有,除了派出軍事代表團以外,紅場閱兵前一天,俄羅斯駐平壤大使館舉辦招待會,朝鮮外長、防長等高層參加;
“勝利日”當天,朝鮮領導人率一眾高層,專程拜訪了俄羅斯駐平壤大使館,在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之余,還表達了希望繼續發展俄朝“牢不可破”同盟的意愿,同行的還有他女兒。
一般而言,這種陣仗,在朝鮮政治語境下有非常重大的意義,也體現了朝方對俄朝關系的高度重視。
朝鮮外交部長重點指出,這次訪問體現了俄朝之間“真正的戰友關系”“百年戰略伙伴關系的力量”,而且成為發展俄朝關系的“一個特殊視角”。
【俄朝關系近幾年快速發展】
可見,雖然因為種種原因,朝鮮領導人未能出席閱兵日,不過俄朝都不打算在儀式感上有所怠慢。
所以我們就能看到,閱兵式期間,普京除了接見朝鮮的軍事代表團,還專門在演講中強調,俄羅斯整個國家和全體公民,都支持那些參加了“特別軍事行動”的人。
這被外界普遍理解成,這里面包含的不止俄軍,還有參加了庫爾斯克戰役的朝鮮生力軍。
前不久,俄朝相繼官宣,朝軍支援了俄軍在庫爾斯克地區的作戰,隨后俄羅斯在各大場合,都不遺余力地強調朝鮮方面的貢獻,稱贊朝方充分履行了雙方戰略條約的義務,可謂是給足了朝鮮面子。
由此我們不難得出結論,俄烏沖突已經成了俄朝軍事合作的試金石,極大地拉近了雙邊的政治關系。
放在俄烏沖突以前,朝鮮領導人稱呼普京,用的后綴一直是“閣下”,雖然足夠尊重,卻不免有些距離感,2年前才改口以“同志”相稱。
話又說回來,對朝鮮而言,面子和排場并不關鍵,俄朝戰略合作,歸根結底是各取所需,朝鮮這段時間出人出力,為俄羅斯在庫爾斯克收復失地作出了極大貢獻,俄羅斯這邊也該有相應的表示。
【烏克蘭危機成了俄朝軍事合作的試金石】
還是那句話,就算是親兄弟,也是要明算賬的,這只會有利于俄朝關系的長遠發展。
朝鮮駐俄大使就特意表示,兩國現在最迫切的任務,是落實雙邊戰略協議,深化全面合作。
至于俄羅斯需要以什么樣的方式回報朝鮮,推動雙邊合作更上一層樓,這難免需要朝鮮領導人親自來一趟莫斯科。
前段時間的高層互動,還有現在朝鮮領導人攜家人與政府高層訪問俄羅斯駐平壤大使館,都可以視為,俄朝在為后續互動營造積極氛圍。
朝鮮領導人缺席莫斯科閱兵式,可能是日程安排上存在沖突,普京在克宮迎接各國來賓之際,朝鮮試射了多枚彈道導彈,開展聯合打擊演習,朝鮮領導人視察之后,強調要加強戰略力量在威懾體系中的作用,要求“時刻保持戰備狀態”。
因為半島局勢,時刻容不得朝鮮掉以輕心。
順帶一提,十年前的這個時候,朝鮮本來是有出席“勝利日”閱兵的打算,不過最后還是改變主意,并通過外交渠道通知俄方,而俄羅斯對此表示理解。
【推動高層互動,俄朝都不急于這一時】
縱觀這幾年的俄朝高層互動,朝鮮領導人訪俄,雙邊會面地點一般不會安排在莫斯科,而是在遠東,這樣在出行上更方便一些。
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俄羅斯大操大辦80周年“勝利日”紀念活動,是一場不折不扣的多邊外交場合。可朝鮮領導人這幾年來,基本沒有參加多邊外交的經歷,不排除是刻意為之,畢竟朝鮮的外部環境就擺在那里。
朝方缺席莫斯科的“勝利日”紀念活動,只派軍事代表團參與,或許也有這方面的考量。
不過再怎么說,俄羅斯紅場閱兵,朝方來了是錦上添花,不來的話,反正俄朝高層互動來日方長,無論外界怎么看待,普京和朝鮮領導人都不會急于這一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