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神秘的女術士給帝國高高在上的蘇丹送來了一個神秘的盒子。盒子里有28張卡片,分別是征服、縱欲、奢靡和殺戮。每一張卡片都代表著一件要完成的事情。這讓百無聊賴的蘇丹提起了興致。
這是2025年3月31日發布的卡牌類角色扮演游戲《蘇丹的游戲》的序幕。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這款游戲的銷量突破45萬,Steam評價超過13000個,好評率達到93%。有這樣的成績,已經可以提前預告該游戲將登上今年的“國游銷量”排行榜。目前,這款游戲已經引起紛至沓來的討論,從游戲是否真實還原了歷史上的蘇丹國,到維齊爾的功能和職責,再到奧斯曼帝國宮闈和官場中的各式關系……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但是大部分討論還局限在游戲內的個別情節、道具使用和角色支線,缺乏整體的判斷和審視。下面,本文將對《蘇丹的游戲》的全過程進行討論,展示該游戲是如何以政治斗爭為核心,塑造出一個充滿種種荒唐卻又不乏合理性的游戲世界。
游戲的開始
按照游戲中的呈現順序,要討論“蘇丹的游戲”,自然是從蘇丹本人開始。蘇丹出于何種目的選擇了“蘇丹的游戲”?在擊敗自己的父親、登上蘇丹之位后,現任蘇丹獲得了至高無上的權威和一言九鼎的地位。從序幕來看,不管蘇丹的命令多么狂妄和荒謬,官員和妃子們最多也只能哭泣著接受,而非予以反駁。
對于強大的君王而言,常見的目標無非是文成武德:認真治理自己的國土,以及征服周邊的國家和地區。然而,一方面,這位蘇丹對于征服并沒有太大的興趣,雖然也有幾次對外作戰,卻稱不上窮兵黷武;另一方面,他把貴族和官僚尚且視為自己的玩物,可以公然在皇宮中和將軍、侍衛行淫或者處死他們,就更不必說百姓了。
在蘇丹的統治時期,整個國家被拖入卡爾·施米特所言的“例外狀態(state of exception)”[1],主權者的決定超越了常規和法律。和施密特所經歷的魏瑪共和國不同,這是一個絕對君主制一樣的高度專制的社會。主權者面對問題時“通過行為來改變現狀”的做法并不能夠解除緊急狀態,反而成為了例外狀態最大的源頭。正如游戲事件“論罪與辯護”中的文本:
蘇丹麾下的法官們一般都具有完美的平行思想。一方面,他們對最高統治者的暴行熟視無睹……另一方面,他們會用最嚴格、最機械的標準在他人身上執行律法。這樣,他們仍然可以說自己捍衛了法律的尊嚴。
在宮廷上,蘇丹可以獲得無人可以動搖的地位。而他傲慢、殘忍、暴虐的性格又決定了他不打算運用這份權力去創造一個治世。很快,宮廷中各種享樂都已經讓他厭倦。于是,他常常不肯上朝。這在游戲中表現為“群龍無首”狀態,玩家角色無法面見蘇丹,也因此不必擔心被政敵進讒言。這種狀態恰似晚明萬歷年間的政治生態?;实郯踩挥谧约旱南順?,任憑治下民不聊生,也只是“留中不發”,不對朝廷大事發表意見[2]。
在厭倦了吟風弄月、斗雞走狗之后,女術士送來的“蘇丹卡”讓蘇丹精神振奮。其實,無論征服、殺戮、縱欲還是奢靡,都是他平日里已經在做的事情。真正讓他心動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被迫參與到事件中的人作出的種種反應。如在序幕中,當蘇丹把自己的寵妃賞賜給乞丐之后:
在發現這不是一個玩笑之后,她跪坐在地上,在群臣面前放聲大哭。她抓撓著士兵的臉,敲打他們的盔甲,辱罵其他妃子、仆人,以及所有的圍觀者。當她即將開始辱罵蘇丹本人時,蘇丹用眼神命令衛兵結束了她的生命——當然,這仍然是乞丐所不能拒絕的賞賜……
作為蘇丹手下的大臣,主人公阿爾圖勸諫蘇丹,希望他停止濫殺無辜等種種暴行。這次勸諫并沒有讓蘇丹收手,反而讓蘇丹有了一個更加大膽的主意:讓阿爾圖來使用蘇丹卡。每隔七天,阿爾圖就必須完成一張蘇丹卡上的要求,并且折斷蘇丹卡,否則就會被處死。
女術士獻上的蘇丹卡,分為黃金、白銀、青銅、巖石四個級別
在蘇丹從女術士手中抽取第一張蘇丹卡的時候,“蘇丹的游戲”就已經正式開始。在一般的單機游戲中,游戲中的NPC并不了解玩家在玩游戲,只會覺得自己是現實生活中的角色,而非游戲中的角色。而《蘇丹的游戲》則不同?!疤K丹的游戲”對于《蘇丹的游戲》中的角色而言并非隱秘。只要是消息稍微靈通的人士,都會了解到蘇丹讓阿爾圖來玩“蘇丹的游戲”,甚至在隨機事件中,阿爾圖不必真的使用蘇丹卡,只要拿出來蘇丹卡略作把玩,就能夠讓對方退縮甚至逃跑,以免自己成為殺戮或者征服的目標。而另外一些人,比如發明家或者妓女,則覺得有機可乘,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奢靡或者縱欲的目標。
對玩家而言,每一張蘇丹卡的品級是一目了然的,每一個角色的品級也同樣如此。但是在游戲初期,玩家未必能夠意識到,阿爾圖自己也對這一切洞若觀火。比如在法里斯相關支線“黑街賽狗”中,阿爾圖自述,蘇丹卡給予了自己非常好的識人、識狗的能力。而其他人也都知曉,阿爾圖能夠看到每個人的品級這件事。因此,經常會有人圍繞品級展開討論和斗爭。歡愉之館的“皮鞭女王”賈麗拉知曉自己只是青銅的時候,難以掩飾心中的失望。在虛榮貴婦娜依拉的求婚情節中,她要求阿爾圖必須送她一件黃金品級的珠寶,并折斷一張黃金品級的奢靡卡才行。
品級評判的標準,并非能力的強弱,而是身份地位是否高貴。即使后期流民首領芮爾掌控了五六個幫派,個人體魄有十幾點,也只能屬于巖石品級。這是因為她蠻族女奴的身份。盡管很難,但是一個人的品級可以改變。如果蓋斯取回自己家族的爵位,就能夠從白銀品級升為黃金品級。如果夏瑪被阿爾圖納為妾室,就會從白銀品級降低到青銅品級。
作為上一次權力斗爭的勝利者,蘇丹絲毫沒有因為讓阿爾圖折斷蘇丹卡,就放松對宮廷和朝堂的控制。即使是對已經被折磨得痛苦萬分的阿爾圖,也是如此。在游戲中,動輒會觸發“蘇丹的猜忌”“蘇丹的猜疑”等事件和卡牌?;蕦m里面的蘇丹,如同冷血無情的政治機器,把個人的享樂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維護統治則在其次。至于其他人的生活,則根本不被這個兇狠的暴君放在眼里。
讓阿爾圖去折斷蘇丹卡,僅僅是蘇丹的手段,并非蘇丹的目的。游戲中時不時會出現“蘇丹的戲弄”之類的事件,讓已經左支右絀的阿爾圖獻上金幣、戰士或者美人。這就形成了如同布萊希特所言的“間離”[3]效果,讓阿爾圖并沒有完全融入舞臺之中,讓他時刻警醒:自己首先是蘇丹的臣屬,而后才是“蘇丹的游戲”的執行者。然而,這些都不如讓一位大臣玩“蘇丹的游戲”有趣。蘇丹想看阿爾圖如何千方百計去嘗試完成蘇丹卡上的任務。他不惜讓整個國家掀起滔天巨浪,為他已經如一潭死水的生活增添一絲漣漪。
但是,當本該只屬于封建君主的殺戮、征服等權力被下放到臣子手中,主權者的合法性也會因此被削弱。在搜集宰相的桃色新聞,并且在宰相綁架奈費勒之后反擊殺死宰相,可以讓阿爾圖獲得晉升為宰相的機遇。如果說宰相這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官,在蘇丹卡的暴力下都難逃一死,那么也就無怪乎會有仁人志士,將刀鋒指向君主的寶座了。
于是,一場由蘇丹卡推動的社會變革開始了。盡管制作組為其賦予了神話和魔法的色彩,但是這完全可以被解讀為“大楚興,陳勝王”或者“石人一只眼,跳動黃河天下反”之類的讖語。蘇丹卡只是一個催化劑而已。正如晚明農民戰爭中的李自成起義,偶爾被網友戲謔為因裁撤驛卒導致的大亂,但實質上是賦稅徭役苛刻、土地兼并嚴重、官民沖突激烈這一系列社會矛盾爆發的結果[4]。而李自成不過是時勢造出來的英雄,恰如《蘇丹的游戲》中的阿爾圖。
游戲的過程
對于游戲開始時的蘇丹而言,無論征服、殺戮、縱欲還是奢靡,都沒有任何挑戰和困難可言。他的軍隊可以隨意踏平附近的任何領地,他的財富和權威也確保了他可以在宮廷中和城市里為所欲為。像阿爾圖那樣犯顏直諫,已經是大臣能夠做出的最為激進和決絕的反抗了。
但是阿爾圖不同。雖然他也是有領地和莊園的貴族,但是蘇丹卡上的內容遠遠超出了他的能力。蘇丹并沒有為此給他一分一毫的賞賜。他所得到的,僅僅是為折斷蘇丹卡而犯下的罪行不受追訴和審判的權力。
一方面要折斷蘇丹卡,另一方面要讓蘇丹滿意
蘇丹卡本身的魔力并不強。如果不按時折斷蘇丹卡,它本身和女術士都不會對阿爾圖有任何攻擊或者懲罰。真正的懲罰在于蘇丹。在游戲界面右上角高懸的“處刑日”倒計時,其威懾力并非來自魔法,而是來自王權。所以,如果阿爾圖在做某件需要好幾天才能夠完成的事情時,即使處刑日到了0也不會被蘇丹處死。只要看到阿爾圖在竭智盡忠地通過折斷蘇丹卡來取悅蘇丹,他就能夠獲得繼續茍延殘喘的機會。
對于阿爾圖而言,最緊迫的事情是折斷蘇丹卡。但是如果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蘇丹卡上,那么必然走向失敗。就像他的政敵奈費勒所說的那樣,費盡心思取悅蘇丹又能怎么樣呢,當上宰相嗎?蘇丹的朝堂之上,最不缺乏能干的大臣。
折斷了所有蘇丹卡后,阿爾圖得到的獎賞是:自己選一個人來玩蘇丹的游戲
因此,對于阿爾圖來說,緊要的任務是按時完成蘇丹卡,避免被蘇丹處刑。但是重要的任務則在于,用各種各樣的方法積累人才和聲望。這就使得,盡管這款游戲的主要玩法圍繞著“折斷蘇丹卡”展開,而折斷蘇丹卡,就必須去做縱欲、奢靡、征服和殺戮這樣的事情,但是游戲絕對不是在鼓勵玩家為所欲為。
盡管知曉阿爾圖需要完成蘇丹卡上的要求,但妻子也只會容忍阿爾圖一次。如果玩家真的絲毫不克制自己的行為,會逐步積累“惡名”,導致眾叛親離,自己的妻子可能會離心離德,一向忠心的貴族法拉杰會背叛。甚至,當“惡名”數值到達20點以上之后,追隨者們還會結成同盟來嘗試干掉阿爾圖這個臭名昭著的惡徒。這個聯盟無法通過任何游戲內的手段處理。即使他們之前已經和阿爾圖產生了“命運的羈絆”,或者接受了阿爾圖的政治理想,此時也會痛下殺手。就算阿爾圖憑著更強大的軍隊和更多的支持者擊敗了他們,他們也只會引頸就戮,絕不改弦易轍。
這一段劇情和阿爾圖弒君的劇情形成對照。阿爾圖這個有領地的貴族,如果靠著君王的喜愛和恩賜橫行無忌,正如同一個小蘇丹;而王座上那個為淵驅魚、為叢驅雀的蘇丹,恍惚是一位大阿爾圖。阿爾圖的追隨者反抗他暴政的行為,和阿爾圖帶領部隊弒君的綿密計劃相比,規模不同,但是性質一般無二。
在折斷蘇丹卡的過程中,阿爾圖匯分別從上層、中層和下層了解到這個畸形的社會,發現社會的問題并且凝聚力量。
代表上層的是高級官員和大貴族,他們并非沒有意識到問題,但是作為在舊秩序中的食利者階層,他們很難有動力去進行改革或者革命。正如在陰謀暗算奈費勒時,宰相阿卜德所言:
“你還在裝矜持、裝高尚嗎?我告訴你……蘇丹早想殺了你了!誰也不希望看到自己身邊有一個、有一個牛虻一樣總在刺著自己的人!你不滿意的一切,都是蘇丹的本質!而你、你、你……你就知道說啊、說啊、說??!就好像只有你在不滿意,就好像只有你是正義的,就好像我只是個卑躬屈膝地舔蘇丹的屁股的小人,可我是宰相,是宰相??!”
代表中層的是嬪妃、武士和中低層貴族。他們可以被阿爾圖召集起來,成為推翻蘇丹的重要幫手。在完成了各個角色的支線后,玩家可以發現,蘇丹的妃子和近衛已經是人上人了,但是仍然生活在對蘇丹的恐懼之中。恰似封建王朝末期,即便是官員和貴族,也是皇帝猜忌和攻擊的對象。如崇禎一朝,十七年更換了五十位內閣大學士。他們都是一方勢力的代表,也都有自己的政治主張,但是面對堪稱瘋狂的君王,鮮有善終。
代表下層的是平民和奴隸。在阿爾圖的“俠名”達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建立舍館,如古代孟嘗君、信陵君一樣廣收門客,也會憑著這個渠道,了解到像主角一樣不需要工作就能夠獲得財富的人,是靠著多少民脂民膏在供養的。在因緣際會收留了一群乞丐之后,阿爾圖驚訝地發現,他們的出路似乎只有做牛馬、做娼妓、做羔羊、做老鼠,每一種都是放棄了尊嚴和自我,乃至于生命。阿爾圖家境富裕,一直養著他們也不至于破產,但是單憑一兩個好心的貴族,不可能改變這個蒼生涂炭的社會。
游戲的結局
就像真實歷史一樣,阿爾圖的命運有很多種可能性:逃脫、訴諸宗教、屠龍和改朝換代。這體現了游戲的自由度和制作組對玩家的尊重。
最簡單的是逃亡,正如《論語·公冶長》中孔子所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但這只能算是一種茍延殘喘。因為即使逃到天涯海角,窮奢極欲的蘇丹還是會讓其他大臣來使用蘇丹卡,或者想出其他“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樂,視為當然”的手段[5]。
訴諸宗教也是歷史上農民革命的常見手段。黃巾起義時“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訴諸于道教[6]。乾隆、嘉慶時期的川楚陜農民起義,訴之于白蓮教[7]。在《蘇丹的游戲》的世界觀中,神明被設定為真實的存在。但是無論天上的星靈、正教的純凈之神還是密教的腐化之神,其實都只是一個更加長壽、更有力量、更加以百姓為芻狗的蘇丹而已。當阿爾圖走上弒神的道路后,蘇丹必定會與他并肩作戰。這是因為,他們在一起反抗一個更加兇猛和荒謬的君王。
另一個頗有原創色彩的結局路線是屠龍。在擊殺了傳說中的巨龍之后,阿爾圖可以挾大勝之威順勢殺死蘇丹,并且成為新的蘇丹。在《蘇丹的游戲》里,“龍”是純粹武力的指代。能夠屠龍,意味著阿爾圖建立起了一個擁有無堅不摧武力的軍政府,正如這個結局中奈費勒的想法:
他總覺得,要改變一個如此古老的帝國本應該需要許多的努力,一切怎么會如此容易呢?只不過是殺了一條超自然的、無與倫比的、突破次元的、無人可敵的巨龍——怎么整個國家就突然決定臣服于你的腳下了呢?
在巨龍被擊敗之后,諸如無與倫比、無人可敵之類的稱號,其實相當于轉移到了阿爾圖身上。正如諾曼底公爵成為英格蘭國王之后,就不再是“私生子威廉”,而是“征服者威廉”。
游戲中最核心的結局正是改朝換代。這條路線細節之豐富超過其他路線之和,歸納一下,主要分為四個階段,依次是:凝聚足夠的力量、擊潰蘇丹的九支軍隊、解決蘇丹的四名近衛、打倒蘇丹本人。事實上,正是“蘇丹的游戲”讓阿爾圖能夠積蓄力量,從而獲得了弒君的機會。比如說,讓蘇丹的劍士奈布哈尼背叛蘇丹的契機,在于阿爾圖對他使用一張縱欲卡或者奢靡卡;想要讓蘇丹的禁衛隊長賽里曼投入阿爾圖麾下,就必須對蘇丹的妃子使用縱欲卡;甚至向其傳遞謀反的意圖,也來自政敵奈費勒對主角手中蘇丹卡的斥責——很快,這就轉變成對實行慘無人道的“蘇丹的游戲”的蘇丹的斥責。
玩家可以讓阿爾圖在面對“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命運時,選擇成為一名縱橫捭闔、左右逢源的有識之士,講述他如何團結那些被蘇丹貶低、虐待和侮辱的人。努力建立一個更好的國家的故事?!案锩臉嬎肌闭菍@一點的集中體現:
在奈費勒與你的朦朧構思中,為了創造一個更美好的社會而誕生的理念。此乃夢之刃,純凈、銳利、虛幻、脆弱……它還尚未完成,但如果你在現實中找到了承接它的載體,它將撕裂天地,讓新時代的朝陽在這個國家升起。
僅僅是成功通過實踐“革命的計劃”推翻蘇丹并不意味著帶領這個國家走向了進步與文明的道路。正如梁啟超所言:“革命兩個字真算得中國歷史上的家常茶飯,……一千多年前的劉邦曹操劉淵石勒是這副嘴臉,一千多年后的趙匡胤朱元璋忽必烈福臨也是這副嘴臉。[8]”
成功擊敗蘇丹之后,阿爾圖要選擇處理蘇丹的方式。從游戲中的表現來看,蘇丹毫無疑問是一位桀紂之君。如果是在中國古代,只怕要有“荒”“抗”之類的謚號。但即使是這樣一位昏庸無道的君王,選擇如何處置他也是一件頗令人費神的事情。直接一刀殺死自然爽快,但是這位蘇丹也是通過殺死之前的蘇丹獲得王權的。靠著大仇得報的快感,只能讓阿爾圖自己當上蘇丹,并不能建立一個與之前不同的國家。
即使成功推翻了蘇丹,結局可能也不如人意
另外,阿爾圖還需要選擇擢升哪些人,貶謫哪些人,其中的品味和選擇,決定了這個國家未來的命運。有趣的是,結局的重要判定是“傳統”和“改革”兩個數值之差是否小于3。一旦小于3,那么即便憑著自己的聲望和人脈,能夠避免死亡的結局,整個國家也可能被拖入更加悲慘的深淵。這是因為,僅僅流放或者囚禁蘇丹本人,并不意味著完全打散了舊勢力。玩家能夠掌握的武力被設定為足夠發動政變,卻不夠徹底推翻舊的生產關系。所以,做出適當的妥協還是十分必要的。
可能要玩出好幾個結局,玩家才會如夢初醒:女術士的法術并沒有魅惑蘇丹。蘇丹是完全憑著自己的意志玩“蘇丹的游戲”的。甚至說,在另外的平行時空、在許多國家的真實歷史上,沒有神明、魔力、法術,也沒有蘇丹卡,統治者仍然在通過縱欲、奢靡、征服和殺戮來實現滿足自己的欲望。讓一個又一個城市陷入“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的境地。
所謂“蘇丹的游戲”,只是一層為了增添趣味性和吸引玩家而制造的障眼法,以陌生化的形式展現了戲劇和美學的張力[9]。這個游戲真正想要講述的,是一個臣子如何吊民伐罪,從而推翻荒淫無道的君王的故事。而這也是《蘇丹的游戲》真正的樂趣所在。
和阿爾圖相比,玩家擁有更加超然的地位,可以帶著21世紀的視角、帶著革命已經取得重大突破的視角來觀察這個中世紀的社會,并且不同于女術士“蘇丹的游戲”的權柄,但用更加超然的手段,將游戲世界重新推向宏大敘事的勝利。
參考文獻
[1] Agamben, G., 2008. State of excep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 徐進,趙鼎新.政府能力和萬歷年間的民變發展[J].社會學研究,2007,(01):1-22+243.DOI:10.19934/j.cnki.shxyj.2007.01.001.
[3] 貝·布萊希特,邵牧君.間離效果[J].電影藝術譯叢,1979,(03):157-163.
[4] 南炳文.李自成起義軍深得民心的政策分析——兼論李自成起義軍“均田”口號非“平分土地”[J].求是學刊,2008,(02):125-133.
[5]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5
[6] 姜生.東漢原始道教與政治考[J].社會科學研究,2000,(03):84-89.
[7] 杜金玲.十八世紀末川楚陜地區的民生和社會狀況[D].東北師范大學,2008.
[8] 梁啟超.辛亥革命之意義與十年雙十節之樂觀[N].晨報副刊,1921-11-07(1).
[9] 陳少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動漫化傳承與傳播研究[D].山東大學,201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