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專輯是阿根廷鋼琴女杰阿格麗奇與小提琴巨匠帕爾曼1998年7月30日在美國薩拉托加表演藝術中心所作的現場實況錄音。阿格麗奇復出樂壇后,她的演奏境界益發精進,音樂中多了一種人性和溫暖的光澤,技巧依然華麗、無人匹敵,可是卻多了一份貼心的美。帕爾曼在巔峰時期曾與阿什肯納齊合作錄下了貝多芬和法朗克的《小提琴奏鳴曲》,多年來未再灌錄這兩首小提琴名曲,這次在美國與阿格麗奇的現場演奏這兩部當代最偉大的小提琴奏鳴曲,展現出一種舉重若輕的輕松與愜意,將室內演奏的層次與條理交待到最細微的程度。
這份眾所期待的珍貴錄音在1999年初,一再獲得多本音樂雜志及多項唱片大獎的肯定。20世紀末最難忘的演奏,已成為古典樂迷必備名盤。這張用20位XRCD2技術制作的專輯,音質非常出色,聽感極其接近黑膠唱片,真實、潤澤、感人。
《A大調第九小提琴奏鳴曲“克羅采”》作品47,是貝多芬最為細膩的作品。小提琴與鋼琴皆驅使出壯麗的表現能力,可說是最燦爛眩目的偉大經典。
“克羅采”奏鳴曲以其所需的小提琴演奏技巧,深沉熱烈的感情和近四十分鐘的演奏時長而聞名。作品中所蘊涵的感情豐富,第一樂章所表達的是憤怒,而第二樂章是沉思的,第三樂章則表現出歡樂蓬勃的氣氛。
第一樂章,以一個18小節的緩慢引子開始,其中最初的四個小節是A大調的小提琴獨奏。接著鋼琴進入,在a小調上奏出陰沉的和聲。然后樂曲轉入憤怒的急板,標志著這一樂章主題的開始。而之后E大調上的第二主題則表現出些許不安的情緒。在以悲楚的尾聲結束之前,開始的慢板旋律會復現一次。
第二樂章,充滿了變化,由一個F大調上的平靜主題與五個迥異的變奏組成。第一個變奏將主題變化為生動的三拍旋律,并以顫音點綴其中。第二變奏中小提琴作為主導奏出更加生動的旋律。而第三變奏則轉到小調上,表現出低沉平靜的感情。第四變奏則呼應了第一二變奏輕快生動的感情。最后一個變奏則重回F大調,以舒緩的節奏表現出更豐富的情感。之后這一平靜的氛圍被鋼琴在A大調上的和弦打斷,為迎接生動活潑的第三樂章做好準備。
第三樂章,是以回旋曲形式表現的八六拍塔朗泰拉舞曲。這原本是在1802年為《A大調第六小提琴奏鳴曲》而作的,但在1803年《第九小提琴奏鳴曲》首演時被貝多芬拿來作為終章。
弗朗克《A大調小提琴奏鳴曲》完成于1886年,是作曲家獻給小提琴名家依薩伊的結婚禮物。作品曲式結構豐富,旋律甜美陰柔;音調色彩多端,半音穿梭密集;情緒亢奮纏綿,內心喜悅冷靜,帶很強的內省摯誠與神秘氣氛。
第一樂章,A大調,中庸的小塊板,是省略掉了發展部的奏鳴曲式。
第二樂章,d小調,小快板,奏鳴曲式。
第三樂章,快板,宣敘調式的幻想曲。前部分是a小調,后部分轉為#f小調
第四樂章,稍快的小快板,A大調,自由的回旋曲式。
有人把這首曲子想象為一個完整的戀愛過程:第一樂章是相愛,第二樂章是相知,第三樂章是相思,第四樂章是有情人終成眷屬。
專輯曲目:
01.Beethoven:ViolinSonatano.9inAmajor,op.47"Kreutzer"-1.Adagiosostenuto-Presto[0:11:04.55]
02.Beethoven:ViolinSonatano.9inAmajor,op.47"Kreutzer"-2.Andanteconvariazioni[0:14:52.62]
03.Beethoven:ViolinSonatano.9inAmajor,op.47"Kreutzer"-3.Finale.Presto[0:08:15.68]
04.Franck:ViolinSonatainAmajor-1.Allegrettobenmoderato[0:05:44.35]
05.Franck:ViolinSonatainAmajor-2.Allegro[0:07:23.22]
06.Franck:ViolinSonatainAmajor-3.Recitativo-Fantasia.Benmoderato-Moltolento[0:06:32.63]
07.Franck:ViolinSonatainAmajor-4.Allegrettopocomosso[0:06:05.25]
演奏家們用心詮釋經典作品,讓我對古典音樂有了全新的認識和體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