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個咱好好聊聊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恩怨情仇。您知道嗎?1947 年,南亞突然多了倆國家,印度和巴基斯坦。以前這倆地兒都是英國殖民地,歸英屬印度管著,那會兒英國人還把這兒吹得神乎其神,說是什么 “王冠上最耀眼的寶石”。
二戰結束后,英國徹底不行了,兜里沒錢,壓根養不起這么大的殖民地。沒辦法,英屬印度就這么散攤子,分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按理說,這倆以前都是一塊兒過日子的,咋就成了死對頭呢?說起來,這事兒全怪英國人使壞。
當時英國派到英屬印度的總督蒙巴頓,搞出個分治方案,簡單粗暴地按宗教信仰把地兒一劈兩半。信伊斯蘭教的地方獨立成巴基斯坦,剩下以印度教徒為主的就組成了印度。這么分其實挺草率的,但好在干脆利落,畢竟兩邊宗教矛盾大,分開單過說不定還能少點摩擦。
可英國人哪有這么好心?臨走前專門埋了個大雷 —— 克什米爾。這地兒大部分人都是伊斯蘭教徒,照理說應該加入巴基斯坦。結果英國故意搞事情,說當地王公自己說了算,想加入印度、巴基斯坦都行,甚至單干也沒問題。偏偏克什米爾的王公是個印度教徒,直接拍板加入印度。巴基斯坦哪受得了這氣?克什米爾不僅大部分人信伊斯蘭教,還卡在印度河上游,控制著水源,戰略位置特別重要。要是印度攥住這兒,巴基斯坦連喝水都得看人家臉色,這梁子就這么結下了。
從那以后,印巴為了克什米爾三天兩頭干架,好幾次沖突直接升級成戰爭。而且印度還總占上風,第三次印巴戰爭時,巴基斯坦輸得老慘了,連東邊的孟加拉都丟了。到現在,克什米爾還是一筆爛賬,印巴沖突就沒消停過。
要是再來一場大戰,誰能贏呢?說實話,作為咱的好兄弟,我打心底兒希望巴鐵能贏。但現實擺在這兒,印度的贏面大多了。印度現在可是南亞老大,在全球都能排上號,巴基斯坦跟它比,實力壓根不在一個檔次。
就說軍事方面,印度現役部隊有 145 萬多人,算上預備役能湊到 513.7 萬,這人多得都快趕上有些國家的總人口了。而且印度人多,真要打仗,第一年就能新招 1200 萬兵,往后一年比一年多,四年下來能湊將近一億人,英法加一塊兒都沒這么多人!再看裝備,印度有 2200 多架飛機、4200 多輛坦克、近 300 艘軍艦,在全球排名都挺靠前。雖說印度軍隊里有不少老掉牙的裝備,像米格 - 21 這種老戰機還在飛,但好東西也不少,蘇 30MKI 戰機、T-90 坦克,還有新航母,這些先進玩意兒都有。
巴基斯坦其實也不差,現役部隊 65 萬多人,算上預備役有 170 萬,裝備 1400 多架飛機、2600 多輛坦克、120 多艘艦艇,光看紙面數據,都能進全球前十了。但跟印度一比,不管是裝備數量還是質量,都差得老遠。
更頭疼的是,除了軍事,其他方面巴基斯坦更是被碾壓。人口上,巴基斯坦 2.4 億人,還不到印度的五分之一;經濟上,巴基斯坦 GDP 才 3884 億美元,只有印度的十分之一。而且巴基斯坦國內也不太平,恐怖襲擊、政治斗爭、部落沖突,一堆麻煩事兒。
不過好在印巴沖突一直沒全面打起來,巴基斯坦背后有不少 “大哥” 幫忙,武器、援助從來沒斷過,印度也不敢做得太過分。所以盡管印度實力強得多,但兩邊現在也就維持著表面和平,誰也沒徹底把誰壓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