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南亞,印度和巴基斯坦再一次大打出手。
印度一邊斷水威脅,一邊主動出擊猛如虎,卻是陣風戰機被擊落,S400防空系統被摧毀,國內電網被癱瘓,被巴基斯坦打得灰頭土臉。
5月10日,兩家雖然宣布罷兵休戰,但這對冤家兄弟的紛爭,依舊復雜難解。
1.相聚相殺一家人
用自古以來的說法來說,印度和巴基斯坦曾經是一家人,都屬于莫臥兒帝國。
只不過這家人,歷來都是有相殺無相愛。
莫臥兒帝國是一個涵蓋現在印度次大陸多個國家的強大帝國。
由于莫臥兒帝國是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人建立,在政策上通過向非穆斯林征收人頭稅等方式,吸引所謂的低種姓群體改變宗教信仰,導致當時帝國西北部,也就是現在的巴基斯坦地區的穆斯林比例上升,與當時印度教主導的恒河平原慢慢形成宗教信仰上的巨大差異,也埋下了矛盾的隱患。
19世紀中期,隨著莫臥兒帝國的覆滅,巴基斯坦和印度又成為英屬印度的一部分,在英國的殖民統治下,進一步被分化分裂。
英國先是打壓穆斯林貴族扶持印度教精英,導致穆斯林群體政治經濟地位下降。后面又在1909年通過法案確立宗教選區制,導致印巴地區更加群體對立。
直接的后果就是1885年成立的印度國大黨主張印度教精英治國,1906年的全印穆斯林聯盟則主張穆斯林獨立建國,印巴之間形成“兩個民族理論”與“世俗統一印度”的意識形態之爭。
2.英國拆家埋大雷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英國元氣大傷,面對風起云涌的殖民地民族獨立運動力不從心,對英屬印度的控制力也開始減弱,加上穆斯林、錫克教徒、印度教徒之間的沖突日益加劇,英國也就有了從南亞大陸跑路的打算。
1947年,英國最后一任駐印總督蒙巴頓提出了“蒙巴頓方案”,根據不同的宗教信仰,將英屬印度一分為二。
印度教徒聚居區歸屬印度聯邦,穆斯林占多數的地區組成巴基斯坦(當時有東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
同一年的8月14日,巴基斯坦獨立,第二天印度也宣布獨立。
這個看上去很合理的“分而治之”的方案,卻給印巴之間埋下了一堆雷,也讓南亞到現在都還是一點就著的火藥庫。
第一個就是人口遷徙和仇殺。
印巴分治,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都必須往各自劃分的地盤跑,1400多萬人重新搬家,一路上搶劫、仇殺停不下來,遇害人數高達50萬,本就割裂的族群關系惡化成血海深仇。
第二個就是巴基斯坦被肢解。
由于巴基斯坦一開始就被印度夾在中間成為了東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天高地遠難以兼顧,到了1971年的時候,東巴基斯坦在印度的支持下獨立成為孟加拉國,巴基斯坦生生丟掉了十幾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對印度的仇恨多上一筆。
第三個是跨境民族的尷尬。
旁遮普族被分治搞得一部分在印度旁遮普邦,主要信仰錫克教和印度教,一部分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主要信仰伊斯蘭教,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跨境民族之一。
第四個也是最大的雷,是克什米爾。
克什米爾位于南亞次大陸北部,是連接中亞、西亞和南亞的交通樞紐,又是印度河及其多條支流發源地,水資源豐富,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想要。
印巴各自分家的時候,克什米爾地區的土邦王公是印度教徒,但居民卻多數是穆斯林。
王公一開始想安靜地在印巴之間保持中立,但沒過多久,巴基斯坦支持的武裝在1947年10月進入克什米爾,王公隨即請求印度大哥出手幫助,第一次印巴戰爭爆發。
1949年,印巴在聯合國調停下劃定停火線,印度控制克什米爾約65%領土,巴基斯坦控制約35%領土,但兩國也結下了解不開的梁子。
3.此恨綿綿八十年
意識形態的分歧,族群沖突的仇恨和克什米爾領土的爭端,讓印巴成了80年不消停的死敵。
1949年第一次印巴戰爭收場后,雙方又爆發了兩次全面戰爭與多次局部沖突。
1965年,第二次印巴戰爭爆發。
巴基斯坦試圖通過滲透印控克什米爾引發民眾起義,但計劃失敗。
隨后巴基斯坦直接下場,攻入印控克什米爾,印度則派海軍封鎖卡拉奇港。
雙方激戰5個月,死傷過萬人,最終在蘇聯斡旋下退回各自地區。
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爆發。
這一次則是印度率先動手,以奪占東巴基斯坦為最終目標。
也就是這場戰爭中,剛剛提到的東巴基斯坦獨立成為孟加拉國,讓巴基斯坦耿耿于懷至今。
1999年,印巴還進行了卡吉爾戰爭。
當年,巴基斯坦支持的武裝滲透到印控克什米爾,印度出動空軍和地面部隊進行反擊,最終奪回陣地,雙方死傷過千人。
至于兩國在邊境地區尤其是克什米爾的零星沖突,也是時有發生。
兩國之間的口水罵戰,更是家常便飯。
今天你指控我搞恐怖襲擊,明天我譴責你搞邊境滲透。
雙方也在各領域較勁。
2024年的在巴黎奧運會男子標槍決賽上,巴基斯坦選手戰勝印度選手奪冠,巴基斯坦人喜大普奔,印度則是集體破大防。
4.各自都有朋友圈
什么仇也好,什么怨也好,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搬不走的鄰居,也是誰也難以壓倒誰的存在。
雖然印度是人口數量超過14億的全球第一人口大國,國土面積還有經濟實力等多方面都壓過巴基斯坦一頭。
但是巴基斯坦本身也是人口數量接近2.5億的人口大國,在許多方面并不遜于印度。
尤其是印度和巴斯斯坦都是“核武國家”,兩國核力量半斤八兩,誰都難以徹底從軍事上摧毀對方。
在全球,印度和巴斯斯坦也各有各的朋友圈。
先說說印度,作為美國“印太戰略”的重要支柱,印度如今和美國打得火熱,也得到美國背后的各種支持。
作為曾經的英屬殖民地,今日的英聯邦國家,印度和英國也有著特殊的聯系。
印度又采購了大量法國、俄羅斯和以色列武器,自然也受到俄羅斯和法國、以色列的特別對待。
再說說巴基斯坦。
作為穆斯林國家,巴基斯坦得到了穆斯林國家的普遍支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沙特和土耳其。
沙特和巴基斯坦都是伊斯蘭教遜尼派國家,這種宗教文化的基礎,是一種“信仰共同體”。
經濟上,沙特長期是巴基斯坦最大的援助國之一。軍事上,巴基斯坦和沙特也進行了密切的合作。
巴基斯坦也與土耳其長期保持緊密的“兄弟國家”關系,涵蓋政治、軍事、文化等多領域合作。
巴基斯坦還有一個最強大的基石,就是東大了。
鐵桿朋友和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的關系,足以說明一切。
此次5月印巴沖突中,也正是擁有東大的軍事支持,讓巴基斯坦應對印度占盡上風。
眼下,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短暫沖突按下了暫停鍵,但歷經八十年的敵對,克什米爾問題、意識形態問題、恐怖主義問題等各種恩怨交織下,兩國依然如干柴烈火,一不留神就火藥味變火藥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