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網報道,5月7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主持例行記者會。有外媒記者提問,印度在剛剛舉行的發布會上明確指出,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其打擊的目標與恐怖主義有關。請問中方是否有計劃發起何種倡議?林劍對此表示,中方已就當前的印巴局勢闡明立場。我們對今天凌晨印度的軍事行動表示遺憾,對目前事態的發展感到擔憂。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搬不走的鄰居,也都是中國的鄰國。中方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我們呼吁印巴雙方以和平穩定大局為重。
據法新社報道,當地時間7日,巴基斯坦三軍新聞局局長喬杜里稱,印度當天對巴方的空襲已致26人死亡,46人受傷。據此前報道,巴基斯坦軍方當地時間7日凌晨表示,印度向巴基斯坦本土及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發射導彈,巴基斯坦6個地點共發生24次爆炸襲擊。巴國防部長阿西夫表示,巴方將“不惜一切代價展開報復”。
印控克什米爾地區附近的飛機殘骸(資料圖)
當地時間5月7日4時30分左右,巴基斯坦國防部長在電視媒體中表示,巴基斯坦迄今擊落5架印度戰機。巴防長還表示,巴基斯坦已俘虜了多名印度軍人。在巴防長公布相關消息后不久,總臺記者自巴基斯坦方面了解到,巴擊落印度戰機數量升至6架。巴基斯坦外交部5月7日發表聲明,表示面對印度的侵略,巴基斯坦政府、武裝部隊和人民團結一致。他們將始終堅定地采取行動,保護和維護巴基斯坦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自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恐襲后,印度將矛頭直指巴基斯坦,雙方此前多次發生交火,而且從莫迪政府的動作來看,印度還打算繼續升級局勢。據環球網報道,當地時間5月7日凌晨,印度發起了代號“辛杜爾”的軍事行動,使用導彈襲擊了巴基斯坦方面的目標,隨后,印度主動向美國,英國,俄羅斯,阿聯酋以及沙特阿拉伯等國通報了相關情況。印度主動發起襲擊,又向多個國家通報情況,大概是對這次行動有信心,并且希望得到國際社會的支持,但是現實情況恐怕要讓莫迪失望了。
特朗普(資料圖)
對于這件事,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措辭尤其耐人尋味,原話是“It's a shame”。這里有多重含義,可以理解為對局勢感到遺憾,但要翻譯成“可恥”,似乎也不是不行,全看帶著什么樣的立場傾向去解讀。而美國之前就表示,支持印度反恐。結果現在莫迪政府打著打擊恐怖主義的旗號,對巴基斯坦發起遠程打擊,美國現在就比較為難,不可能公然肯定印度的行為,但也沒辦法采取太過強硬的措辭。所以美國只會對事態發展保持觀望,象征性地走流程,呼吁印巴保持克制,但不會大張旗鼓地公開介入。
我們對這場沖突的表態是:中方對凌晨印度的軍事行動表示遺憾,對目前事態發展感到擔憂。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搬不走的鄰居,也都是中國的鄰國。中方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我們呼吁印巴雙方以和平穩定大局為重,保持冷靜克制,避免采取使局勢進一步復雜化的行動。中美表態一致的原因很簡單,這次沖突是印度主動發起的,并且還在故意升級沖突。本來只是一場簡單的恐怖事件,印度非要搞成兩國間的全面戰爭,這已經打破的亞太和平競爭的友好模式。
莫迪(資料圖)
巴基斯坦呼吁中美介入的背后,是南亞兩個核武國家在主權、經濟與核威懾下的極限博弈。中美等國的態度,成為決定危機走向的關鍵變量。這場危機不僅考驗印巴的理性與克制,更拷問國際社會的責任與擔當。若大國繼續“算計利益”而非“承擔責任”,克什米爾的槍聲或將點燃全球核危機的導火索。正如歷史學家霍布斯鮑姆所言:“在核時代,戰爭不再是政治的延續,而是文明的終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