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邊雪
斯諾克世錦賽冠軍的獎杯,終于被中國選手高高舉起。
北京時間5月6日凌晨,中國選手趙心童以18:12戰勝三屆世錦賽冠軍馬克·威廉姆斯,沖到了比賽的終點。社交平臺上,“趙心童奪世錦賽冠軍”話題閱讀量近2億,多個“臺球教學”相關視頻點贊量近百萬。
這一勝利不僅打破了歐美選手對斯諾克頂級賽事的壟斷,更點燃了國內臺球愛好者的熱情,成為撬動中國臺球產業升級的支點?!爱斈甓】煃渎额^角的時候,曾經推動了斯諾克在中國的發展,而這一次所帶來的影響,可能會更加深遠。”1997年斯諾克世錦賽冠軍達赫迪這樣評價。
從街頭巷尾的桌球到千億規模的商業賽道,從個人熱愛到全民參與,臺球運動正在書寫新的篇章。山東鼎冠體育產業集團董事長邱彬透露,自趙心童晉級世錦賽八強起,其球房內的斯諾克球臺預約量激增,“想要預約斯諾克的球臺非常困難了。”
斯諾克如何與普及潛力形成共振?
斯諾克被稱為“綠色象棋”,其融合策略、技巧與心理博弈的競技特性,吸引了從青少年到中老年群體的廣泛參與。
“現在每天下班都想去臺球廳練球,真的很喜歡進球的感覺!”王翼告訴封面新聞記者,自己最開始接觸打臺球是跟朋友,總覺得臺球廳是不太正經的場所,沒有認真學習過隨便打著玩。“后來朋友教我怎么看角度,擊球的發力和站姿,練習了幾次之后居然體驗到了打球的樂趣?!?/p>
當被問及是否關注斯諾克的比賽時,王翼說今年才算是認真地看了比賽?!耙郧爸恢蓝】?,對斯諾克比賽以及國內打斯諾克的選手都不是很了解,但看著趙心童在世錦賽上一場場地贏,自己也覺得燃起來了。”
趙心童的“90后”身份與陽光形象,成為臺球運動年輕化的催化劑。其微博粉絲數在奪冠后一周內從80萬飆升至520萬?;蛟S斯諾克這項賽事還未在中國普及,但這并不妨礙國人對“搗臺球”的熱情。品牌方迅速跟進:某運動服飾品牌推出聯名球桿,預售首日售罄;短視頻平臺上線“挑戰趙心童同款走位”互動游戲,吸引百萬人參與。這種“體育+娛樂”的傳播模式,使臺球從街頭娛樂升格為兼具競技性與潮流感的全民運動。
產業爆發:40萬家企業背后的千億市場藍圖
“最近打臺球的消費者確實很多,訂好一點的臺位都要提前三天,直接來店里肯定是打不到的?!?日,成都某臺球廳老板告訴封面新聞記者,最近店里基本是滿的,包括工作日。
臺球經濟有多火熱?企查查數據顯示,國內現存臺球相關企業超40.06萬家,2024年新增注冊13.71萬家,同比增長28.57%。這一增長與政策支持密不可分:2023年國家體育總局將臺球納入“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鼓勵社區配套臺球設施;北京、成都等地對民營球房提供最高50萬元補貼。
資本層面,紅杉資本、高瓴等機構近年投資了“臺球幫”“智慧球房”等項目,單筆融資最高達2億元,推動行業從“小散亂”向標準化、連鎖化升級。政策與資本雙輪驅動,臺球產業進入高速增長期。
“開臺球廳成本主要是兩部分,一部分是場地、臺球桌、球桿這些,另一部分是運營的費用,比如維護臺面、臺球廳的員工工資和物業費這些?!?002年就開始經營臺球廳的葛先生告訴封面新聞記者,自己剛開始經營臺球廳的時候,國人對臺球這項運動的了解程度很低,愿意來的也基本是年輕男生?!艾F在打臺球好像成了聚會的熱門選項?!?/p>
傳統球房正轉型為多元娛樂綜合體,消費升級催生“臺球+”新業態。上海某臺球廳融合臺球、輕食、直播觀賽區,人均消費達150元,復購率超60%;西安“量子臺球”引入AI陪練系統,可實時分析擊球角度并提供訓練建議,單店月營收突破百萬元。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桌球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研究報告》,預計到2025年,中國臺球市場規模將達到千億級別,其中“智能球桌”“賽事直播”等細分領域增速最快,年復合增長率超25%。
封面新聞記者從地域分布看,臺球企業數量TOP5省份為山東(4.2萬家)、廣東(3.8萬家)、江蘇(3.5萬家)、浙江(2.9萬家)和河南(2.6萬家),占據全國總量的42%。中西部地區則呈現追趕態勢:2024年貴州、云南臺球企業注冊量同比分別增長47%和39%,低線城市人均臺球消費金額同比增長18%,下沉市場成為新增量。
從“野蠻生長”到提質發展 臺球如何走上進階之路
盡管規模擴張迅猛,但臺球行業仍面臨服務參差不齊的痛點。調查顯示,30%的消費者投訴球房“設施老舊”“收費標準混亂”,部分場館甚至存在消防隱患。
智能硬件與數據服務正在改變行業生態。深圳企業“臺科智能”研發的“云鷹”系統,可通過攝像頭捕捉擊球軌跡并生成技術報告,幫助玩家提升水平;杭州“共享球桿”項目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掃碼租用,單桿日均周轉率達8次,設備成本回收周期縮短至6個月。此類創新既降低了參與門檻,又為球房開辟了增值服務空間。
趙心童成功問鼎斯諾克世錦賽冠軍后,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臺球職業化道路。目前國內職業斯諾克選手不足200人,青少年梯隊建設仍顯薄弱。從頂級球手的構成比例和近年來進入職業隊伍的球手數量、質量來看,就更能得出斯諾克的未來屬于中國的結論——“75三杰”進入職業暮年,特魯姆普、塞爾比、墨菲都是80后老將,大量的開始嶄露頭角的球星、新奪排名賽冠軍的球手都是來自中國。
此外,國際賽事本土化運營成為突破口:2024年世界斯諾克上海大師賽首次引入“球迷開放日”,門票收入同比增長120%,衍生品銷售額破千萬元。
作為全球臺球培訓水平最高的學府之一,CBSA世界斯諾克學院(西南分院)也即將在成都開院,成為中國西南地區首個世界級斯諾克專業培訓基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