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的成立離不開一位至關重要的偉大人物,在近代中國面臨著諸多矛盾和艱難的情況下,他引領著眾多的革命志士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他就是我們偉大的毛主席。毛主席是一位人格魅力非常獨特的領袖,影響著中國眾多的人民群眾,即使是到了現今的時代,毛主席的諸多思想和精神也發揮著重要的教育作用。
新中國成立后不久,湖南地區一位農民挑著擔子來到縣城當中準備在集市上售賣自己的貨物,正當他在便守著自己的貨物便打量著周圍的時候,他被鄉公所門上掛著的毛主席畫像吸引了注意力,之后他說出了這樣一句震驚眾人的話:他以前是我手底下的兵啊!這位老人究竟是誰?他為什么會說出這樣一句話,難道他和主席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嗎?我們一起來看看。
毛主席原本出生于湖南韶山的一個普通家庭當中,因為從小受到先進思想的影響,他對于外面的世界非常向往。在其十七歲的時候便只身來到湖南長沙,當時辛亥革命爆發之后,全國各省都開始籌辦新軍,主席也選擇了棄筆從戎,來到了當地征兵報名處。
因為當時當兵是一份非常不錯的差事,征兵處的教官都是想盡辦法將自己的親人朋友往隊伍當中帶,對于毛主席這樣一位沒有什么關系的人,自然是拒絕了他入伍的要求。年輕時候的毛主席是一位嫉惡如仇的人,面對這樣的不公他立即據理力爭,很快便和對方爭吵起來。
雙方的吵鬧聲引來了一位叫做彭友勝的新軍副班長,這位副班長倒是一個公私分明的人,他看到毛主席高大的身材后覺得這是一個當兵的好苗子,了解情況之后便批準毛主席加入到了新軍隊伍當中來。之后他對毛主席還非常照顧,讓他住自己的上鋪,兩人的關系也越發親密起來。
在部隊當中主席一直都保持著自己敢說敢做的風格,當時他對于一個排長的做法不贊同,便當面提出了對方的問題,排長見狀便帶著人準備找毛主席的麻煩。面對對方的恐嚇,主席毫不畏懼迎面而上,之后在彭友勝的調解下才化解了矛盾。之后眾人也明白主席是要為大家爭取應得的利益,大家對于主席也變得尊敬起來。
原本彭友勝以為毛主席也是一個白丁,但是在一次演講過程當中,毛主席出色的表現讓他了解到對方并不簡單,是一個非常有思想的年輕人。之后彭友勝便不斷向主席請教一些知識方面的問題,在主席的影響下,新軍隊伍當中有一批士兵開始了自己的文化學習之旅。
在隊伍當中待了一段時間之后,主席向彭友勝提出自己即將前往學校繼續學習,聽到這個消息的彭友勝并沒有選擇阻止對方,相反他對于主席的選擇還感到非常高興,因為他一直都認為主席是一位有著遠大志向的人,這樣的人就應該到更廣大的空間去發揮自己的才能,而不是留在部隊當中埋沒自己的能力。于是彭友勝聯合新兵們為主席舉辦了一場送行宴會,之后便和主席告別了。
此后毛主席便開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而彭友勝依然在部隊當中任職,后來主席在廣州創辦了農民講習所,彭友勝在跟隨部隊南下的時候,兩人還再次見上了面。當時主席對于彼此之間的再次相遇也非常高興,兩人之間暢談許久才分別。
后來彭友勝在離開舊部隊之后便回到了自己老家,成為了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新中國成立之后,彭友勝無意間在報紙上看到了毛主席的照片,這時候他才明白當初自己手底下的年輕士兵這時候已經成為了一個國家的最高領導,建立了一個民主和平的國家,實現了自己的抱負。之后彭友勝便請人幫自己寫信聯系上了毛主席,兩人在信件當中表達了對彼此的思念。
后來彭友勝還每年都向主席寄上一些自己種的茶葉,對此主席也表示了感謝,并且寄出一些稿費來補貼彭友勝的生活。之后還有作家將彭友勝給主席送茶葉的事情寫成了歌詞,這就是《挑擔茶葉上北京》,歌曲唱出之后受到了人們的一致贊嘆。
毛主席是新中國的成立不可或缺的一位偉大人物,這不單單是表現在其革命道路上的貢獻,還體現在主席高超的人格魅力上,他總是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為的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不斷向前勇敢前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