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記》中寫道:“人生碌碌,競短論長;卻不道榮枯有數,得失難量。”
很多的事情,都是有定數的,就像花草樹木,有榮有枯。
順著自然規律走,什么都會很順,一旦逆著規律,就寸步難行。
從人生來說,往上走是理想,往下走是智慧。
在明朝,有一位權傾朝野的人,叫張居正。
他年輕的時候,沉沉浮浮,退步原來是向前;到了后半生,被浪潮裹挾著往前走。
以史為鑒,不得不說,一個人真正的厲害,就是“往后退”。
01
適時后退,平安前行。
張居正出生在荊州府江陵。
他出生前些天,祖父做了一個夢,一輪明月落入水甕,周圍都亮堂堂的。有烏龜從水中浮起。水,是順風順水;龜,是長壽的宿主。
帶著榮光出生,張居正自然就被給予厚望,有飽讀詩書的機會。
十二歲的張居正,就做了補府學生。
作為神童級別的人物,在參加鄉試的時候,卻被湖廣巡撫顧璘阻撓。原因也啼笑皆非——這個學生,太年輕了。太年輕的人就出風頭,不是好事。
還好,張居正越挫越勇,在二十三歲,考上了進士。
進入官場,他成為了內閣重臣徐階的手下,學到了很多做官的技巧。同時也看到了官場的勾心斗角,人人為了上位,采用非正常手段。
張居正三十歲的時候,嚴嵩把其他幾個首輔打下去,自己做了內閣首輔。
對于官場觀察清楚了,張居正寫下《論時政疏》,指出各種弊端,希望重視政治腐敗問題。文章里,尖銳地寫道:“夫惟有所壅閉而不通,則雖有針石藥物無所用。”
文章投上去,卻沒有得到嘉靖皇帝的重視。嚴嵩看到了文章后,默不作聲,這讓張居正很是擔憂。
每天如坐針氈的張居正,以養病為理由,退回了老家,過了三年普通人的日子。
在老家行走的時候,他寫下:“江湖此日空愁病,獨望宸居思渺然。”
就在朝廷外面,看看,卻不卷入其中,人就是安全的。所謂病痛,不過是為了奔赴自由的江湖的理由。
也是這一段日子,讓他真正感受到了民間的疾苦,如一個調研者。他在《荊州府題名記》中說:“田賦不均,貧民失業,民苦于兼并。”
帶著自己的訪貧問苦的結果,他回到了朝廷,對于天下大勢,有了更加精準的判斷。
人學會往后退,不是倒下去了,而是“接地氣”。如果積極作為,自然就會有“厚德載物”的跡象。
《易經》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人要往高處走,就得夯實基礎,得到民意。哪怕你的皇帝,也是如此。
在人生不順的時候,往后退,能夠留下一段覺醒的時光。經過多番思考,會找到最佳的出發路線。
在遇到強敵的時候,往后退,可以不被打倒,能夠有喘息的機會。等自己多磨礪幾年,有了力量,可能會反超強者了。
在事情不明朗的時候,你往后退,就變成了旁觀者。你在事情之外,就不會被內卷,不會被惡果波及。
在人與人吵鬧的時候,你往后退,就是沉默了。沉默會讓自己聽得見別人說,會讓別人的怒火減少,會讓自己的嘴,不惹禍。
在職業到了無法前進的時候,往后退,那就是從長計議,或者是退休了。把位置讓開,自己是樂得清閑的。
02
退不下去,身不由己。
張居正重新回到政壇,在徐階的舉薦下,做了裕王朱載坖的侍講侍讀。
輔佐皇子讀書,治理政務,讓張居正大開眼界。在朱載坖成為明穆宗之后,順理成章就變成了權臣。
朱載坖過世后,明神宗朱翊鈞即位,史稱萬歷帝。
萬歷繼位之初,還是一個年幼的孩子。朝政的背后把持者,就是張居正。
萬歷,以及皇太后李氏,對張居正不僅信任,還很依賴。
有一年,張居正的父親過世,他按照規矩,要回家守孝三年。但是太后和皇上不讓他守孝,畢竟他走了,朝廷就亂了。
皇帝下令,采用“奪情”的方式,讓張居正留在京城,而不去守孝。
大臣們紛紛彈劾張居正,連父母都不要了,還當什么官?
張居正也想趁機會,到老家避禍,但是他發現自己“回不去”了。他就是到老家安排落葬的事情,也每天收到朝廷送來的文書,非得給出批復不可。
史書記載:“方其怙寵奪情時,本根已斷矣。”
萬歷成年之后,天下也還算安穩,張居正多次提出要辭職。太后卻來一句:“你應該輔佐他到三十歲。”
就是張居正躺在病榻上,萬歷皇帝還給他加封“太師”。
面對自己無法下來的結局,張居正非常痛苦,在文章中寫道:“得失毀譽關頭若打不破,天下事無一可為者。”
一步步走到高層,卻再也下不了。這讓一大批底層的官員,成了張居正的死敵。
當張居正病逝之后,其家屬被圍困十幾天,餓死的有好幾個。府邸被翻個底朝天,大兒子忍辱自盡。
自古以來,“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如果一個人無法后退了,那就意味著一定會被摧毀,沒有例外的。
03
張居正的文章中有一句話:“高位不可以久竊,大權不可以久居,然不敢遽爾乞身者,以時未可爾。”
一切如同他預料的那樣,上山容易,下山難。下不了的時候,也就是人生崩塌的時候。你崩塌了,也會讓家庭崩塌。
因此,人有一種大智慧,叫“退一步,海闊天空”。
真的沒有必要,不撞南墻不回頭。你遠遠地看到南墻的時候,就應該退讓了。
高處有風景,但是你看了看,就馬上走開。因為一山不容二虎,別人還要上來看。
人的厲害之處,就是堅定地走上去,然后還能來個軟著陸。
水退到山谷,是湖泊;草退到平原,是草原;人退到低處,是閑居;心退到低處,是知足。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