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嚓”,指甲刀清脆的聲響在洋縣華陽鎮天星村的小院里格外清晰。劉先成吹掉妻子指尖的碎屑,又仔細摸了摸邊緣是否光滑。十二年來,這個秦嶺山區的農家漢子用最樸素的堅持,把“執子之手”的誓言化作了4380天的修剪、按摩、翻身。
▲ 劉先成將輪椅上的妻子推往屋外曬太陽。薛鑫 攝
“她倒下了,我得站起來”
2004年,劉先成妻子余治翠突患類風濕關節炎,下肢行動能力漸失。起初,劉先成還能帶著妻子走出大山求醫問藥,但隨著病情惡化,2013年7月,余治翠雙腿完全僵硬,喪失了自主行動能力,只能臥床休養。
“她倒下了,我得站起來。” 劉先成常說。妻子患病后,他毅然擔起照料重任。每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照進小院,他便開始洗衣做飯、打掃院落,為妻子洗漱擦身、翻身、處理大小便,喂水喂飯喂藥……這樣的日子,他已堅持四千多個日夜。
▲ 劉先成把癱瘓的妻子抱上輪椅
為了讓妻子心情舒暢,劉先成把向陽臥室留給她,方便曬太陽、賞景。閑暇時為妻子按摩,天氣好就推她在院子里散步、聊天。在他的精心照料下,臥床十多年的余治翠從未長過褥瘡。
“他在我們天星村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提起劉先成,華陽鎮天星村監委會主任吳寶華敬佩地說:“照顧妻子十幾年來一直是盡心竭力,無怨無悔。每天給妻子換洗衣服、翻身,沒有一句怨言。他是我們天星村,乃至華陽鎮學習的楷模。”
“一手照顧媽媽,一手撐起家”
妻子長年臥病需照料,三個孩子尚在成長,家庭重擔全壓在劉先成身上。但這位樸實的山里漢子沒有向命運低頭,而是帶領孩子們自力更生,發展起了家庭產業。
劉先成帶著孩子在房前屋后養土蜂、種蔬菜,在住房周邊及林坡種厚樸、山茱萸等作物,還就地建圈養殖深山土雞。即便忙碌,他出門干活不超一小時就趕回家照顧妻子。
▲ 女兒劉德麗正在為病床上的母親按摩雙腿
“一手照顧媽媽,一手撐起家,我爸爸真的很不容易。”女兒劉德麗回憶說,“他既要照顧媽媽,又要操心我們的學業和家里的生計。有時候看他累得直不起腰,我們都很心疼。”
▲ 一刻也閑不住的劉先成在房前的土豆地里鋤草
在劉先成與孩子們的奮斗下,曾陷困境的家庭實現穩定增收,既保障妻子治療,也助力三個孩子完成學業。如今,大兒子在外地工作,不僅常回家盡孝,還給家里蓋了新房;女兒和女婿在縣城工作,也常回家照顧母親、幫父親分擔。
▲ 劉先成帶著女婿檢查土蜂繁殖情況、清理蜂巢
“爸爸的背影,是我讀懂的第一本書”
劉先成對患病妻子不離不棄、盡心照顧的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三個子女。在他言傳身教下,兒女們從小就格外懂事孝順。
“爸爸真心對媽媽,這么多年我們都看在眼里,覺得他很偉大。他的背影,是我讀懂的第一本書。”女兒劉德麗說。如今,孩子們都已成家立業,父親以言行傳遞的品德與精神,始終烙印在他們心中。
▲ 劉先成將妻子安置在陽光能曬進的房間
“我住得比較近,只要有時間就會回家。”劉德麗說,“這么多年爸爸照顧媽媽辛苦了,現在我們長大了,爸爸身上的擔子我們也要分擔。”
劉先成的故事在當地傳為佳話。十二年堅守,他以樸實行動詮釋責任擔當,譜寫感人贊歌。
▲ 劉先成讓妻子看遠處山上的桃花
如今,孩子們的成長令劉先成欣慰,但妻子病情依舊。談及未來,他堅定表示:“后半輩子不管怎么樣,我都要把她照顧好,絕不會把她扔下。會一直照顧下去,堅持下去!”
來源:漢中發布 編 輯: 燕子 審核: 臨風
漢中市新媒體協會成員單位
法律顧問:陜西眾致(漢中)律師事務所 周樂律師
點擊在看,轉發周知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