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前言:
印度又對巴基斯坦開了“第二槍”。
5月4日,印直接切斷水源導致巴河流極速干涸,3000萬人口面臨災難。巴方直接“以牙還牙”進行導彈試射。
至此“局勢升溫”之際,國際各方表態要進行斡旋,其中尤以中方的兩個承諾來得最為關鍵。
那么中國到底承諾了什么?為何印斷水又會導致局勢迅速升級呢?
正文:
上月末,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槍聲大作,26名印度游客命喪當場。
直接讓印度總理莫迪指天發誓:要追兇到地球盡頭!
一開始巴基斯坦政府還好言好語拿出不在場證明,表示巴方從不支持恐襲,而且這事也沒有利益可圖。
可是印度還是不想理會解釋,直接拉開了兩國“降級”三連操作:關閉邊境口岸、驅逐巴方人員,以及最可怕的“水資源”攻擊。
一開始,印度就發出了強硬威懾,說我要切斷上游水流并停止對巴方的水資源供應,直到巴基斯坦放棄對恐怖分子的支持。
據專家分析,印度這個威脅絕對可以說是力度空前,因為巴基斯坦對于上游水資源的依賴太嚴重了。
巴基斯坦農業部門曾經做過一個分析,如果斷水情況持續發生,僅僅小麥這一種農作物,可能就要減產3成以上。
同時巴基斯坦本身也有35%左右的電力來自水力發電,一旦斷水也就意味著大規模斷電,巴基斯坦工業生產也面臨著停擺的困境。
這種事關生計的大事,一直以來都作為印巴雙方的“底線”存在,哪怕這些年來兩國多次摩擦,也從未真正的截斷過水源。
但這回有所不同,印度顯然是打算借“恐怖襲擊”事件把事情鬧大,尤其是在巴方同步對印度進行報復的情況下。
日前印度就選擇無預警忽然開閘泄洪,直接讓巴境內水位大幅上升,沿岸居民慌忙疏散。
此舉被巴控克什米爾政府直接指控為印度蓄意實施“水資源恐怖主義”,并宣稱印方已經違反了《印度河用水條約》。
隨后在5月4日,印度更是直接切斷了從杰納布河上的伯格利哈爾大壩流向巴基斯坦的水源,然后高調表示:從此以后“一滴水”都不可能流向巴基斯坦。
此事一出立刻引發廣泛關注。
因為印度此舉不僅開了用水資源做武器的先例,還有著反人道主義的趨勢。
其關鍵點,就集中在印度違背的《印度河河水條約》之上。
這份條約從1951年就開始協商,光談判就耗費了9年之久,并于1960年正式簽訂。
也正是這些水資源,讓巴基斯坦70%的農業灌溉和生活用水得到保障,這些年來也算是能不斷向前發展。
但現在,印度卻直接掐斷了巴基斯坦的“生命線”。
尤其是4日有衛星圖片拍攝到,巴境內杰納布河在斷水之下,已經開始急劇干涸。對巴方來說災難近在眼前。
所以當下就急的巴基斯坦專家站出來發出嚴重警告,表示原本巴方已經有35%的用水缺口了,要再斷水巴基斯坦農戶真沒法活了!
很顯然印度此事做得多少有些“雙標”。
早在2020年,中國宣布在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開建全球最大水電站的時候,印度就站出來跳腳表示中國正在進行“水威脅”。
印度當時還將中國在藏南的基設污蔑為“掐住印度脖子”。
此時此刻印度卻拿著水資源當武器,對巴基斯坦“卡脖子”。
所以巴基斯坦軍方不打算就此對印度忍氣吞聲,就在斷水次日他們直接進行了一場導彈試射作為回應。
巴軍方還拿著120公里的射程數據公開宣稱,已經為“國防”做好了充足準備。
至于巴政府官員說的更是霸氣,日前巴鐵道部長哈尼夫直接對印度放話:我們130枚核彈可不是擺設,你要是讓我們斷水,我們就讓你斷氣!
不得不說,印巴局勢已經來到懸崖邊上:“水戰隨時可能變成核戰”!
所以國際社會各方自然也趕緊站出來斡旋,唯恐事情進一步鬧大。
5日,伊朗外長阿拉格齊光速飛往巴首都伊斯蘭堡,在與巴方高層會面中緊急表示伊朗愿意當“調解人”,接下來也將飛往印度協商。
同一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同步放話,稱聯合國愿意為兩國政府提供斡旋促進和平。
他還特別強調了“軍事方案絕對不應該是解決方案”,顯然是害怕局勢失控。
當然,比起這些國家或組織的承諾,恐怕巴基斯坦這時候還是更愿意聽聽“老大哥”中國會怎么說?
而中國也確實不負所望的在關鍵時刻送給“巴鐵”兩項承諾。
本月4日,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姜再冬直接和巴總統扎爾達里進行了“面對面”談話。
在重申兩國友好關系之后,姜再冬直接對巴方送上了兩個承諾,讓巴方的心真正地落到肚子里。
第一個承諾:中方愿意攜手巴基斯坦實現“發展和共同繁榮”。
要知道中國這話可不只是隨便說說,面對繞不開的水資源,其實印度也并未完全擁有“決策權”,因為這些河流的真正上游其實源自中國西藏地區。
同時“斷水危機”本身也會癱瘓中巴經濟走廊沿線農業帶。
作為中國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中國不可能放任已經投資超620億美元的該項目面臨威脅。
第二個承諾:中方將與巴基斯坦共同致力于南亞地區和平穩定。
這些年來,巴方多次提出過“南亞無核化”的提議,是印度一直不愿意放棄核武器,因此才讓核沖突的陰影始終揮之不去。
回顧最初的克什米爾沖突,印度本次制裁手段更是直接暴露出來深層目的:那就是通過水資源威懾,強化對爭議領土的控制。
自2019年取消印控克什米爾自治地位以來,印度已在該地區增兵50萬,并加速修建水壩、隧道等基建項目,試圖將“水利控制”與“領土主張”捆綁。
而中國則是一直堅定的擁護“地區和平”的國家之一,此番表態無疑蘊含了中國態度:一切打著區域安全幌子的軍事行為都不可??!
唯有通過對話讓局勢盡快降溫,才是印巴雙方當下應該走的正確道路。
參考資料:
極目新聞《印度切斷河水,不讓“一滴水”進入巴基斯坦,意味著什么?》
紅星新聞《剛泄洪又斷水,印巴局勢升級!緊張時刻,伊朗外長將訪兩國》
環球網《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姜再冬會見巴基斯坦總統扎爾達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