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之前小編給大家介紹過一種叫見血封喉的樹,它的毒性就非常強,被稱之為我國最毒的樹木。
實際上在自然界中還有一種樹木,比它的毒性更強,因為這種樹不能吃,不能摸,甚至不能燒,就連站在它下面躲雨也會中毒。
因此它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列為“世界上最危險的樹”,這種樹木就是毒番石榴(Hippomane mancinella)。
它不僅果實、枝葉劇毒,甚至樹皮滲出的汁液、燃燒產(chǎn)生的煙霧都能致人重傷。
你們認識,或者是聽說過它的大名嗎?這種植物究竟隱藏著怎樣的致命秘密?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一、認識毒番石榴:從名字到傳說
毒番石榴屬于大戟科海漆屬,學名中的“Hippomane”源于希臘語,意為“馬瘋”,暗示其毒性足以讓馬匹發(fā)狂;
而“mancinella”在西班牙語中意為“小蘋果”,因其果實外形酷似蘋果,常吸引不知情者誤食。
在民間,它還被稱為“死亡之樹”、“海灘蘋果”,當?shù)亓鱾髦T多警示傳說:加勒比海盜曾用其汁液涂抹箭矢,中箭者必死;
土著部落會將罪犯綁在樹下,任樹皮滲出的汁液腐蝕皮膚,然后皮膚就一層層掉落,這種畫面想象都很恐怖。
二、毒番石榴樹的植物特點與分布。
毒番石榴其實長得很普通,它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這是是一種低矮喬木,通常高5-15米,樹冠呈傘狀,葉片厚實呈深綠色,表面帶有蠟質(zhì)光澤。
春季開黃綠色小花,秋季結(jié)出直徑約5厘米的黃綠色果實。
這種植物對環(huán)境適應性極強,喜高溫濕潤,常生長在沿海沙灘和紅樹林區(qū)域,廣泛分布于美國佛羅里達州南部、巴哈馬群島、加勒比海沿岸以及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
其根系發(fā)達,能夠在鹽分極高的海灘土壤中生存,同時還具有防風固沙的作用,是紅樹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也正因如此,人類活動與之產(chǎn)生頻繁交集,增加了中毒風險。
三、毒性有多強?觸之即傷的致命陷阱
毒番石榴的毒性源于其體內(nèi)含有的佛波酯(phorbol esters)和其他二萜類毒素,這些物質(zhì)能對人體產(chǎn)生強烈的腐蝕性和刺激性,其毒性之強超乎想象:
①接觸中毒:樹皮、樹葉和果實破損后會滲出乳白色汁液,接觸皮膚后,幾分鐘內(nèi)就會引發(fā)嚴重的皮膚炎癥,出現(xiàn)水泡、潰爛,癥狀類似三度燒傷。
2018年,一位游客在佛羅里達海灘觸摸了毒番石榴樹干,手臂迅速腫脹,水泡持續(xù)潰爛兩周才逐漸愈合。
②誤食致命:誤食果實的后果更為嚴重,果肉中的毒素會導致口腔、咽喉劇烈灼燒感,引發(fā)嘔吐、腹瀉、脫水,甚至因呼吸道腫脹窒息而死。
歷史上,西班牙探險家曾因食用其果實大量死亡,當?shù)赝林鴮⑵浞Q為“神的詛咒之果”。
③躲雨也會中毒:雨天站在樹下,雨水沖刷樹干攜帶的毒素會落在皮膚上;砍伐或焚燒毒番石榴時,煙霧中的毒素會刺激眼睛和呼吸道,嚴重者可能導致失明或永久性呼吸道損傷。
2020年,某施工隊因未識別毒番石榴進行砍伐作業(yè),導致多名工人眼部灼傷,其中兩人視力永久性受損。
因此這種樹木是摸不得,砍不得,甚至連焚燒都不可以,因為燃燒所產(chǎn)生的煙霧中也是有毒的。
由于毒性過于危險,許多國家和地區(qū)已立法保護毒番石榴,禁止私自砍伐或破壞。
若必須移除,需由專業(yè)人員穿戴全套防護裝備,用塑料布包裹整棵樹后進行無害化處理。
盡管毒番石榴對人類威脅巨大,但其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為鳥類提供棲息地,根系穩(wěn)固沙灘防止水土流失。
人類與這種致命植物的相處,更需要建立在科學認知的基礎上——遠觀欣賞,保持敬畏,避免因好奇而付出慘痛代價。
但愿大家都不會接觸到這種植物,而非常慶幸的是在我國沒有這種樹木哦,不然實在是太可怕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