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鏘!”一陣激越的鑼鼓聲,點燃了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熱情。5月9日,在淄博市博山中學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
群山間的齊長城、孝婦河畔的繁華老街、名人的逸聞趣事……活動現場,北大縱橫企業管理咨詢師、省散文學會會員、淄博作家協會會員蔣韶華以“非遺薪火傳,鄉情守未來”為題,為學生們講起了博山的歷史,讓大家觸摸到博山歷史文化的厚重脈絡。
71歲的博山剪刻紙技藝非遺第三代傳承人王彬先生,帶著博山扮玩剪紙長卷驚艷亮相。王彬贈予學校的剪紙作品,通過博山的民俗風情,將這門傳統藝術的魅力展現出來,更承載著他對學生們的殷切期望。
陶瓷藝術家、中國壁畫學會會員、博山高溫窯變花釉彩繪匠師趙錦星先生向同學們講授了高溫窯變花釉彩繪的知識與技藝。同時,趙錦星向學校贈予了精美的窯變花釉盤作品。高溫窯變花釉彩繪是博山特有的傳統陶瓷技藝,他希望這一火與土的藝術,能夠在校園里播下傳承的種子。
北京孝行天下文化傳播中心國學講師、淄博惟謙書院院長王彥帶來了一場思想盛宴,從“孝”字解讀中華傳統文化,引導同學們樹立文化自信。
省非遺項目博山鑼鼓技藝傳人董浩文帶領鑼鼓隊帶來了一場震撼人心的鑼鼓表演。激昂鼓點如雷貫耳,瞬間燃爆現場,將博山鑼鼓的獨特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在同學們心中種下傳承火種。
“相信在未來,這些種子會生根發芽,讓博山文化綻放新的光彩。”博山中學相關負責人表示,博山文化,是歲月沉淀的瑰寶。此次活動,讓同學們感受到了家鄉文化的魅力,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更在同學們心中種下文化傳承的種子。
(大眾新聞·魯中晨報記者李波 通訊員張偉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