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蒙古決定玩一把暗渡陳倉,計劃從我國大連港偷運600萬噸稀土給美國。
好在海關人員在例行檢查時發(fā)現(xiàn)了些蛛絲馬跡,讓蒙古和美國的小心思又一次破產了。
作為中俄兩國夾在中心的內陸國,蒙古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要投入美國的懷抱呢?
稀土大單暗渡陳倉
稀土被譽為工業(yè)維生素,在芯片制造、新能源、軍工高科技領域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而我國是全球稀土市場絕對的老大。
不論儲量、產量還是技術水平,我國都穩(wěn)坐頭把交椅,蒙古雖然號稱稀土儲量全球第二,但根本就沒有成規(guī)模的開采能力,連最基礎的稀土分離技術都掌握不了,所以這些年蒙古手上的稀土資源都必須依賴我國提煉和加工,否則根本就玩不轉。
所以之前中國和蒙古之間簽訂了稀土相關協(xié)議,按照協(xié)議規(guī)定,蒙古的稀土必須要在我國進行加工處理,但這一次蒙古卻要公然撕毀協(xié)議,打算瞞天過海,偷偷把大批稀土運給美國。
這種行為是嚴重違背合同精神的,至少沒有把我們放在眼里,是典型的捅刀的行為,當然背后站著的美國自然是樂見其成的,現(xiàn)在中美之間的關系如此緊張,攛掇蒙古在背后捅我們一刀對美國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不光能從我國手上搶點稀土份額,還能加強自己的稀土供應鏈。
蒙古的第三鄰國夢
蒙古的地理位置明明就夾在我國和俄羅斯之間,為啥非要去抱美國的大腿呢?這事兒其實跟蒙古的第三鄰國政策有關。
蘇聯(lián)解體后,蒙古就一直在努力擺脫對中俄的依賴,希望找到第三個國家作為自己的靠山,所謂的第三鄰國名義上說是那些距離遙遠但經濟軍事強大的國家,說白了就是在找外援。
蒙古歷史上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受蘇聯(lián)控制,所有的經濟、政治資源幾乎都依賴蘇聯(lián),后來蘇聯(lián)突然解體,蒙古的經濟瞬間失去了支柱,這時候蒙古才發(fā)現(xiàn),靠山山倒的滋味真的不好受。
這時美國就如救世主一般出現(xiàn)在蒙古的眼前,一番忽悠之下讓蒙古心甘情愿的產生了將第三鄰國當成大腿的想法。
不過美國向來是無利不起早,對蒙古的幫助又怎么可能出于無私的愛,只不過是看中了蒙古的地理位置,想要在中俄之間培養(yǎng)出一個能夠牽制兩國的力量而已。
所以蒙古和美國的合作根本不是鐵板一塊,而是帶著強烈政治博弈的意味,對蒙古來說,走近美國除了能夠獲取經濟援助之外,還能滿足自己的虛幻安全感,好像有了第三鄰國之后就再也不怕被中俄夾在中間了一樣。
可現(xiàn)實真的是他們想多了,美國就算再厲害也得受地理區(qū)劃的限制,中俄兩國是蒙古唯二的鄰國,想要從蒙古出境,不管是領土還是領空都必須要經過中俄兩國,一個心理上的第三鄰國又有什么用呢?
再加上蒙古的經濟基礎太薄弱,國家礦產資源被外資大量控制,真正到自己手里的好處非常有限,現(xiàn)在蒙古GDP的大約30%都是礦業(yè),但礦業(yè)收入只有財政收入的12%左右,大部分利潤流入了外資的口袋。
而且蒙古基礎設施非常差,電力自給率不到60%,連運輸都成問題,想要獨立自主搞經濟搞軍事根本就是天方夜譚,所以蒙古找到美國作為戰(zhàn)略伙伴,幻想通過這種合作減少對中俄的依賴,看上去在走一步好棋,實際上卻把自己陷入了更大的危機里。
這個時候回頭再看蒙古偷偷運稀土的事兒就可以理解了,蒙古就是想通過這件事情討好美國,妄圖通過稀土來換取更多的支持,而美國這邊確實是看中了蒙古這個稀土潛力股,想借此機會削弱我國在稀土市場的霸主地位。
只可惜在折騰半天之后蒙古發(fā)現(xiàn),光靠美國提供的十億美元貸款根本解決不了基礎設施的問題,而美國自己也沒有足夠的稀土提煉技術,到頭來蒙古還得求助于我國加工能力,這樣首鼠兩端的局面,就是典型的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蒙古左右搖擺,我國稀土霸權真會被打破?
而且我國的稀土霸權是不可能被蒙古輕而易舉地打破的,前面我們已經提到過,稀土對高科技產業(yè)來說差不多就是芯片的芯片,不管是手機、新能源汽車還是導彈、雷達,基本上能想到的高科技設備都離不開稀土。
而我國在全球稀土市場的地位是非常明確的,除了我國稀土儲量巨大之外,我國在稀土提煉、加工方面的技術已經是獨步全球,無人能敵。
蒙古和美國的合作對我國沖擊究竟會有多大呢?600萬噸稀土給我國帶來的影響其實根本就沒有想象中那么嚴重,雖然這次想要偷運出國的稀土數(shù)量很多,但影響稀土最重要的是質量和加工技術。
就算是號稱科技強國的美國,在稀土分離能力這方面也遠遠趕不上我們,就算是費盡周章提煉出來了,成本也將遠遠高于從我國進口的稀土,但從長期來看,如果我們放任蒙古稀土資源慢慢流入美國市場,必然會對我國稀土出口市場產生影響。
現(xiàn)在蒙古稀土礦開采成本幾乎是我國三倍,即便它真的把稀土挖出來了,最終還得把材料送到我國來進行加工提純。
更何況稀土供應鏈不光依賴礦產開采,完整的稀土產業(yè)鏈涉及到礦山開發(fā)、提煉分離、深加工以及最終應用,這些環(huán)節(jié)缺一不可。蒙古眼下不僅電力缺口高達40%,交通運輸和基礎設施也非常差,鐵路密度僅為我國二分之一。
想要補齊這些基礎設施在短時間內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就算美國再給蒙古扔上10個億的貸款,也根本就填不上這個巨大的坑。現(xiàn)在的蒙古就是缺錢、缺技術、缺基礎,什么都缺,單靠些稀土礦怎么可能讓這個小國短時間內翻身呢?
其實美國也一樣,別看美國這些年一直高喊稀土獨立稀土自強,拼了命的拉攏蒙古搞些戰(zhàn)略合作,實際上美國自己稀土產業(yè)的情況也非常不樂觀。
美國國內雖然也有不少稀土礦,但也就僅限于生產和開采而已,稀土精礦都得送到我國江西贛州去加工,美國的提純技術根本就不行,提煉出來的純度不到90%,而軍工領域的需求可是非常嚴苛的。
美國的F-35戰(zhàn)機一度因缺乏高純度稀土材料面臨停產風險,拖到最后我也是求助我國幫忙才解決了提出問題嗎?
當然我并不是說我國面對這種情況就可以高枕無憂了,美國想削弱我國稀土霸主地位的努力絕對不是嘴上說說而已,就看特朗普最近打的關稅戰(zhàn)就能知道美國對我們發(fā)展有多恐懼。
只不過眼下的一系列操作沒有傷及我們的核心利益,在稀土層面來看,美國的稀土開采成本是我國三倍,加工成本更是高達五倍,即使蒙古與美國合作順暢,美國想要徹底擺脫對我國稀土供應鏈的依賴也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國在這個領域的絕對優(yōu)勢短時間很難被動搖。
所以我們接下來的政策就是要繼續(xù)打好稀土這張牌,從2020年開始,我國就開始對稀土萃取劑和離子吸附技術實施了出口管制,直接打擊了西方那些依賴我國稀土提煉技術的國家。
我國企業(yè)還加快了在海外的稀土布局,直接開采海外稀土資源運回國內加工,到2025年我國在海外開采的稀土預計會達到8萬噸,同比翻了整整一番。
而且面對美國和西方國家對我們的圍堵, 我們也在盡全力的升級技術壁壘,現(xiàn)在中國在稀土領域的全球專利數(shù)量幾乎是美國的五倍。
在稀土永磁材料、儲氫材料方面我國專利占比高達80%以上,就算美國能從蒙古搞來稀土原材料,但在后續(xù)生產過程中每生產一噸鋁鐵硼磁體,還得乖乖給中國支付專利費,所以在這方面中國是全球其他國家永遠都無法繞開的結。
現(xiàn)在我國跟俄羅斯已經簽署了稀土合作備忘錄,直接結成反制聯(lián)盟,這兩年俄羅斯被西方國家的制裁搞得頭痛不已,看到我國拋出了橄欖枝,立馬喊著反對稀土問題政治化,同時提高蒙古過境運輸費率。
我國通過這些舉措就讓蒙古稀土的運輸陷入困境,要么價格上漲,要么干脆運不出去,蒙古折騰了半天,最后發(fā)現(xiàn)自己給自己挖了個坑,礦產還沒出海就已經干成了賠本買賣,稀土也就變成了紙上談兵的籌碼,拿在手里也沒法兌現(xiàn)。
參考資料:
布林肯訪蒙古被問:換位思考下,怎么讓人相信美國沒遏制中國?
觀察者網2024-08-02
蒙古國總理去了趟美國,美國盯上了這種戰(zhàn)略資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2023-08-04
中國稀土:積極推動稀土實物收儲
金融界2025-05-0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