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聯社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全球多個國家的輸美產品征收所謂 “對等關稅” 后,全球貿易秩序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動蕩之中。盡管隨后迫于各方壓力,特朗普政府暫緩了 90 天執行該政策,但仍保留了 10% 的 “基準關稅”,這一舉措讓眾多貿易伙伴國如芒在背,紛紛積極尋求與美國展開談判,試圖通過協商達成貿易協議,以緩解高額關稅帶來的巨大壓力。
特朗普(資料圖)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白宮高級官員在近幾周來,不斷向外界傳遞出一個強烈的信號:簽署貿易協議是美國政府當下的首要任務。他們聲稱,美國正與眾多貿易伙伴積極溝通,談判進展順利,似乎在不久的將來,一系列貿易協議就將紛紛落地。然而,當地時間 5 月 6 日,特朗普卻在白宮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表態,他宣稱美國 “不需要” 與貿易伙伴簽署協議。這一言論瞬間打破了此前白宮營造的積極談判、簽署協議的氛圍,與白宮高級官員的說法形成了極為鮮明的對比,令外界一片嘩然。
當日,特朗普在白宮會晤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時,抱怨道:“大家都在問,‘你們什么時候簽協議?’” 緊接著,他直言:“我們不需要簽協議,是他們得跟我們簽。他們想要進入我們的市場,我們可不想進入他們的市場。” 從特朗普的這番話中,不難看出其強硬且帶有霸權色彩的貿易態度。一直以來,特朗普秉持著美國優先的理念,在貿易問題上認為美國市場具有巨大吸引力,其他國家都渴望進入,因此在貿易談判中美國占據絕對優勢地位,不需要主動去尋求協議的簽署。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資料圖)
在 5 月 6 日發表上述驚人言論之前,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于 5 月 5 日還聲稱,美國 “非常接近達成一些協議”。特朗普本人在 5 月 5 日也表示,本周 “很可能” 會公布貿易協議。不僅如此,在上周的一場活動上,特朗普稱他的政府與印度、韓國和日本都有 “潛在協議”,針對與印度的貿易談判,他還表示進展 “非常順利”,美國 “很可能與印度達成協議”。然而僅僅過了一天,特朗普的態度就出現了 180 度大轉彎,指責貝森特和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等高級官員過度承諾貿易協議。特朗普表示:“我覺得我的人沒說清楚,我們會簽一些協議,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將降低人們在美國購物的價格。把我們想象成一家超級奢侈品店,一家擁有各種商品的店。” 這種前后矛盾的態度,充分顯示出特朗普政府在貿易談判問題上的混亂和不確定性。
特朗普表態美國 “不需要簽署貿易協議”,讓美國眾多貿易伙伴的處境愈發艱難。許多國家本期望借與美國簽訂貿易協議,消除關稅阻礙,推動本國產品向美國出口,保障自身經濟穩定發展。以英國為例,作為美國重要盟友,其汽車等產業對美國市場依賴程度頗高。為減輕美國高額關稅對本國產業的沖擊,英國一直積極與美國展開談判。然而,特朗普此番言論,讓這些國家的努力仿佛陷入迷霧,全然摸不清美國在貿易談判中的真正意圖。
特朗普(資料圖)
在關稅戰的陰霾逐漸籠罩全球貿易的當下,特朗普宣稱美國不需要與貿易伙伴簽署協議這一言論,再次讓世界看到了美國貿易政策的不可預測性。未來美國的貿易政策將走向何方,是否會真的如特朗普所說放棄簽署貿易協議,還是會再次轉變態度積極推動協議簽署,這一系列問題都成為了全球關注的焦點,也讓各國在與美國的貿易交往中不得不更加謹慎應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