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注印巴戰爭的人不在少數,很多人都在議論中式武器的戰果和成績,然后則是對于印度的萬國造進行冷嘲熱諷。那么這里面就有一很奇怪的問題,那就是印度明知道自己在武器裝備上打不過巴軍,且已經失去空中優勢,為何還要繼續發起新的挑釁,導致損兵折將呢?
首先,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對于軍隊的將領和士兵而言,誰不渴望建功立業,尤其是最近手里積攢了一大批先進的武器裝備,研究出很多新戰法,估計都想躍躍欲試。甚至各軍種之間,也有互相不服氣的爭執,從而為增加預算撥款而尋找緣由。
故而,這一次印度挑起雙方之間的沖突,自然是各軍種都想輪番上陣,一展神威,證明自身的價值。即使前面空軍被打得大敗而歸,其他軍種依然是不服輸的,肯定想要扳回一局,挽回顏面。這才有印度的無人機部隊、導彈部隊以及海軍等輪番上場。
其次,軍事上的被動,必然導致選舉乃至于國際局勢的不利。可能印度蓄意挑起的沖突,必然有自身的某種政治訴求,有人說為了選舉,有人說是檢驗武器和部隊,也有說是為了向美國示好,總而言之,軍事都是為政治服務的。顯然,印度的這一次軍事行動,各兵種輪番上場,有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態度,可以看出他的國家和政府,必須要有一場軍事勝利來實現預先的目標。哪怕是證明自己的能力,足可以保衛全球產業轉移的成果,也要不惜一切代價打一場戰爭。
最后,可能是對于局勢的誤判,導致騎虎難下,只能硬著頭皮硬剛。一開始印度要是知道自己的陣風戰斗機這么不堪一擊,估計不會輕易下場。顯然,他們都是帶著心理優勢,覺得輕松拿下的態度,發起軍事行動。結果面對巴基斯坦的中式裝備和體系化作戰,簡直不堪一擊,被打得狼狽不堪。這份心理落差,太巨大,也不得不使得他們找補回來,繼續發起新的挑釁。可以說,這一次印度的莫迪政府算是把事情搞砸了,怎么收拾這個爛攤子,只能等待局勢的進一步發展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