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5月10日電 (記者 高凱)充滿懸念、反轉與哲思的話劇《迷幻》日前再度登上北京國際戲劇中心·曹禺劇場的舞臺,開啟第二輪演出。這部由徐昂執導,馮遠征、閆楠聯袂主演的法國劇作,以獨特的舞臺敘事和深刻的哲學追問,為觀眾呈現了一次關于愛情與人性的解謎之旅。
話劇《迷幻》。北京人藝供圖
《迷幻》是法國作家施米特于1996年發表的作品,在2024年末被北京人藝選定為跨年新戲,成功搬上了舞臺。故事始于自稱記者的拉爾桑突然造訪獨居孤島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諾克,圍繞諾克新書中的神秘女性是誰,展開了一場你來我往的“極限拉扯”。“她”到底是真實存在的愛人,還是虛構的文學幻影?觀眾在一次次出人意料的反轉中,感受到情感與人性的復雜與魅力。
導演徐昂表示,“這個劇本對創作者來說是有門檻的,它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情感故事,如果讀不懂劇本,二度創作將無從下手。”而英國作曲家埃爾加著名的《謎語變奏曲》就是讀懂《迷幻》的其中一把鑰匙。
《謎語變奏曲》包含十四個樂章,每個變奏曲的名字都指向特定人物,這些人究竟是誰,成為作曲家留給聽眾的懸念。施米特從《謎語變奏曲》中汲取靈感創作出《迷幻》,在劇中以角色間的多個謎題與樂章對應,實現了戲劇的“變奏”。這樣獨特的創作背景,為《迷幻》賦予了天然的解謎基因。對于主創而言,這個解謎過程充滿了趣味與驚喜,也是能讓觀眾沉浸其中的關鍵。“我們不是帶著觀眾去解謎,而是在解完謎之后,為觀眾展現解題思路。”徐昂介紹。
話劇《迷幻》。北京人藝供圖
首輪演出中,馮遠征飾演的諾克與閆楠飾演的拉爾桑,憑借精準的演繹與對舞臺細節的精妙把控,將兩人之間的拉扯與反轉呈現得淋漓盡致。在馮遠征看來,這個角色的表演難度很大,表演尺度和表演方式都與近些年的表演習慣不太一樣,“我意識到必須要突破自己。當我真正在舞臺上不顧及形象放手演繹的時候,我又進入一個舒適區——‘諾克’的舒適區。”
話劇《迷幻》。北京人藝供圖
作為特邀演員的閆楠也實現了自己表演上的突破。不同于以往“一個人”的角色,拉爾桑身上同時承載了兩個角色的交織——艾萊娜與拉爾桑,什么時候是艾萊娜,什么時候是拉爾桑,成為閆楠需要解開的謎題。“我必須先弄清楚,才能演清楚。但演戲不同于數學,精準的同時,也需要保留某些‘不清楚’——也許這種‘不清楚’,才是更‘清楚’。”繞口令一樣的表演心得成為閆楠成功演繹這個人物的鑰匙。艾萊娜,這個從未現身卻始終在場的第三個角色,經由兩位演員的精妙詮釋,最終在觀眾腦海中具象成形。
據悉,該劇本輪將演出至5月20日。(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