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難得叔
今天是俄烏戰爭第1172天。
5月9日鵝宣稱"勝利日停火"期間,193起戰斗在24小時內爆發。據烏軍總參謀部通報,俄軍單日傷亡達1300人,累計損失兵力超96萬。
庫爾斯克方向,烏軍控制戈爾納爾市中心并升起國旗,特特金諾地區戰線持續西推。別爾哥羅德州政府大樓遭無人機精準打擊,副州長與國民警衛隊軍官受傷,俄境內縱深防御體系暴露漏洞。
《經濟學人》最新分析指出,鵝現存1500-2000輛坦克中僅10%-15%為新裝備,裝甲車儲備預計2026年耗盡。國際油價暴跌致俄財政赤字翻倍,經濟制裁疊加軍工產能不足,侵略戰爭持續能力面臨嚴峻考驗。
歐盟外長團35人集體訪問利沃夫,德國新任外長瓦德普爾承諾維持對烏堅定支持。歐盟批準19億歐元軍事援助,首次動用凍結俄資產收益采購武器。
丹麥、法國、意大利聯合向烏移交首筆10億歐元凍結俄資金,專項用于本土軍工生產。波蘭與法國簽署共同防御條約,六國聯合推進射程2000公里的ELSA導彈項目,歐洲自主防務體系加速成型。
英國宣布對鵝"影子艦隊"實施史上最大規模制裁,近100艘違規油輪被列入黑名單。
相較之下,美國連續第二年未在"勝利日"更新對俄制裁方案。路透社披露美俄秘密談判戰后恢復對歐輸氣,引發歐盟強烈不滿,歐盟已于2024年立法確定2027年底前徹底擺脫俄氣依賴。
川普近期動作頻繁:與德國總理默茨達成"盡快停火"共識;與澤連斯基通話討論30天停火方案;社交媒體呼吁"無條件停火"卻避談俄方戰爭責任。其特使維特科夫同時施壓以色列,要求川普訪問中東前與哈馬斯達成協議,政策反復性引發盟友擔憂。
鵝借機擴大國際空間,今年"勝利日"閱兵吸引29國代表出席,較去年增加21國,包括塞爾維亞、斯洛伐克等歐盟成員國。
這種外交突破源自西方陣營對鵝制裁松動產生的"破窗效應"。
歐盟與烏克蘭在利沃夫確認設立特別戰爭法庭的法律框架,5月13日歐洲委員會會議將正式啟動程序。
歐盟外交專員卡拉斯點名批評參加鵝閱兵的斯洛伐克總理菲佐"選擇站在歷史錯誤面"。
35國外長集體瞻仰利沃夫軍人公墓,強化"侵略必須付出代價"的國際共識。
當前戰場數據揭示關鍵轉折:俄軍日均裝備損耗超修復能力3倍,義務兵服役期延長至55歲,經濟結構畸形化加劇。烏軍通過北約標準培訓的10個新銳旅已完成部署,F-16機隊作戰半徑覆蓋克里米亞。歐盟對烏軍援突破3000億歐元大關,遠程打擊體系建設進入實質階段。
歷史經驗表明,1945年日本停戰源于廣島核爆而非談判桌,1991年海灣戰爭結局由"沙漠風暴"行動奠定。
當前俄烏戰場已出現類似轉折特征,當侵略者戰爭機器停轉、國際孤立達到臨界點、內部矛盾持續激化時,真正的和平曙光方會降臨。正如烏外長庫列巴所言:"我們尊重所有和平方案,但方案有效性永遠與前線推進速度成正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