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10日電 題:干熱風+干旱,對北方冬小麥影響幾何
新華社記者劉詩平
中央氣象臺10日預報,河南、陜西、山西等省部分地區近期將出現干熱風天氣。這種災害性的天氣與墑情偏差影響疊加,將對正處于產量形成關鍵期的北方冬小麥帶來哪些影響?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韓麗娟說,預計12日至17日,黃淮中西部、華北南部、陜西關中等地無有效降水,日最高氣溫將在32℃以上,其中16日至17日將超過35℃,局地可達37℃以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等地冬小麥干熱風風險高,河南焦作、洛陽,陜西渭南、咸陽,山西臨汾、運城干熱風風險很高。
干熱風天氣主要是溫度突升、空氣濕度低并伴有一定風力的災害性天氣,出現在小麥灌漿期間,它可使小麥失去水分平衡,嚴重時可造成小麥大面積干枯逼熟死亡。
韓麗娟說,近年來,在氣候變暖的背景下,小麥灌漿期氣溫偏高,干熱風災害有偏重發生的趨勢。2001年、2014年、2022年、2024年都發生了較重的干熱風災害。
旱情方面,8日至9日,北方冬麥區大部出現小到中雨,河北中部和東南部、北京、天津西部、山東西北部以及山西東北部、江蘇中部、安徽中南部、湖北東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出現大到暴雨。降水有效補充了農田土壤水分,河北、安徽和江蘇麥區墑情明顯改善,山東、山西、河南缺墑站點比例也有所下降。
截至10日,河北、江蘇農田缺墑緩解,河南西部和北部、安徽西北部、山西中南部、陜西和河北南部局部仍存在不同程度缺墑。
“干熱風天氣影響冬小麥灌漿,尤其部分麥區疊加缺墑影響,可能導致小麥早衰。”韓麗娟建議,根據天氣預報,各地優化葉面肥、生長調節劑配方,實施“一噴三防”作業,提高葉片光合能力與抗蒸騰作用;對土壤墑情較差、有微噴灌設備的地塊,可在干熱風來臨前適量噴水增加空氣濕度,降低冠層溫度,減輕干熱風影響。(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