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公司撐不住了,只能和你解除合同……”去年冬天,59歲的張建國接到裁員通知時,手里的保溫杯差點摔在地上。原本再干1年就能退休的他,突然成了“失業人員”。
但3個月后,他不僅領著失業金,還通過合規操作讓以后的養老金每月多800元!中間藏著哪些合規技巧? 今天用真實案例,教你用足政策“撿漏”養老金!
一、案例拆解:張師傅的合規操作
背景:張建國(男,1964年1月出生),2024年12月被裁員時工齡38年,養老保險累計繳滿38年,原計劃2025年1月退休。關鍵操作:
1?? 第一步:補認“視同繳費年限”
張師傅1988-1995年在國企工作,但檔案中缺少1992年前的工資表。他通過原單位開具《工齡證明》,到社保局認定視同繳費年限3年(1992年前國企工齡最多認定3年)。
政策依據:人社部發〔2017〕32號文件規定,1992年前國企/事業單位工齡可認定為視同繳費年限。
2?? 第二步:靈活就業續繳
養老保險裁員后,張師傅以靈活就業身份參保,每月按社平工資60%檔次繳費(最低檔)。2025年延遲退休政策實施后,他選擇延遲退休3個月(2025年4月退休)。
關鍵點:失業保險金期間(最長24個月),可同步以靈活就業身份繳納養老保險。
3?? 第三步:補繳斷繳+提高繳費基數
發現有24個月單位應繳未繳后,他通過勞動仲裁要求原單位補繳(個人無需承擔滯納金)。退休前1年將繳費基數從60%提至100%,每月多繳280元。
收益計算:單位補繳24個月增加工齡,提檔繳費1年讓養老金增加約4%。
二、普通人可復用的3個合規技巧
技巧1:補認“視同繳費年限”
適用人群:1992年前在國企/事業單位工作過的人
操作指南:① 查找檔案中的《招工表》《轉正定級表》《工資表》② 到存檔機構開具《工齡證明》③ 持證明到當地社保局申請認定(需單位配合或提供原始檔案)
注意:1992年后工齡需實際繳費,無法通過補繳增加。
技巧2:靈活就業續繳保年限
合規要點: 被裁員后60天內申領失業保險金,北京最高每月2124元 。失業期間以靈活就業身份繳納養老保險,繳費比例20%,其中8%進個人賬戶。延遲退休期間繼續繳費,避免繳費年限中斷。
案例:上海王阿姨退休前以靈活就業身份按100%基數多繳費2年,養老金每月多領600元。
技巧3:單位補繳+延遲退休
補繳條件: 僅限單位原因導致的斷繳(需提供勞動合同、工資流水等證明) 。個人不得一次性追補繳費增加年限(特殊政策地區除外)。
延遲退休:延遲退休1年,養老金增幅大概在5%左右。當然,也要考慮實際成本。
三、避坑指南:這些操作可能導致損失!
? 誤區1:“靈活就業補繳斷繳年限”→ 合規操作:僅單位原因斷繳可補,個人原因斷繳無法補繳。
? 誤區2:“領失業保險金期間不能繳費養老保險”→ 真相:失業保險金期間,國家承擔醫療保險,本人可自愿以就業困難身份繳納養老保險,不影響養老金待遇。
四、2025年政策窗口期行動清單
退休前5年內被裁員,可申領失業保險金+靈活就業續繳);養老保險繳費未滿15年,需通過單位補繳或延遲退休延長繳費;有1992年前國企工齡未認定,需盡快補檔案材料。
2025年1月起:漸進式延遲退休開始實施,男性每年延遲2個月,女干部延遲4個月,2027年起,養老保險最低繳費年限逐步提高至20年。
轉發給有需要的朋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