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拆拍賣”738瓶“絕版”名酒,讓流拍的大宗動產成功處置;被執行人離世,子女放棄繼承,所涉執行案該何去何從……近日,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發布了重慶法院2024年度執行十大典型案件,其中多起案件為重慶首例。
“分拆拍賣”738瓶“絕版”名酒
重慶法院法拍啟用新模式
重慶市江津區公安局在一起案件的偵查過程中,依法扣押了被執行人重慶市某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所有的瓶裝酒123件,標識為四川綿竹劍南春酒廠有限公司出品的“壺中歲月”酒,規格每件6瓶,每瓶500ml。
執行過程中,重慶市江津區人民法院對這些瓶裝酒進行鑒定,證實其均為劍南春酒廠所生產,且已停產多年。當年,該酒的出廠參考價為288元/瓶。
很快,這批酒被打包整體進行了司法拍賣,經一拍、二拍以及變賣,均因無人競買而流拍。其間,債權人代表也表示,拒絕以物抵債。
法院認為,涉案白酒雖經司法拍賣均以流拍告終,但涉案白酒確屬有價值的財產,并非完全無法變現。
為及時有效處置這批白酒,法院與京東資產交易平臺借鑒上市公司股票的分拆處置經驗,最終研究制定了允許買家以1瓶為最小單位參與競買,競買數量由買家自由申報,買家根據申報數量繳納相應保證金,并設置“價格優先>數量優先>時間優先”的復合型成交規則的分拆處置方案。
去年3月26日,采取分拆處置模式,法院將涉案白酒再次在京東網上架拍賣。
經過四輪拍賣和多次競價,共吸引81人報名參與,近3萬人圍觀,并于去年5月16日將123件,738瓶劍南春瓶裝白酒全部處置完畢,最高溢價率達到63.57%。
典型意義:
本案是全市首例創新大宗動產分拆處置新模式,成功處置多批次、年代久的酒產品并取得良好成效的典型案例。
這一創新做法既實現資產的集中快速處置,又保障資產變現價值最大化,為司法拍賣大宗動產開拓了全新路徑。
被執行人離世子女放棄繼承
民政部門作為遺產管理人加入執行程序
多年前,某銀行與余某因保證合同糾紛鬧上法院。經法院判決,余某承擔債務本金2486.39萬元及利息。
2021年,執行立案后,法院查封了余某名下位于重慶市萬州區某商廈的商鋪及一處房屋。首次拍賣流拍后,余某于2022年去世。由于,余某子女放棄繼承,也未指定遺產管理人,從而使案件被執行主體因死亡而缺位,且沒有繼承人等新的被執行主體參與執行,致使執行程序陷入困境而中止。
為了破局,2023年,法院依特別程序指定萬州區民政局為余某的遺產管理人,民政部門作為余某遺產管理人后,解決了本案被執行主體缺位的問題,執行案件得以恢復。
最終,余某的房產經兩次網絡拍賣,以282.76萬元成交??鄢愘M、拍賣費等費用后,申請執行人獲執行回款239.2萬元。
典型意義:
本案系重慶市首例民政部門作為遺產管理人加入執行程序,協助人民法院完成執行工作的案例。
本案為民政部門履行遺產管理人職責提供了可復制的解決方案,對完善執行機制、推動法律銜接提供重要參考價值。
上游新聞記者 徐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