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出生于美國芝加哥的羅伯特·弗朗西斯·普雷沃斯特當選天主教第267任教皇,尊號“利奧十四世”。這位擁有秘魯國籍的新任教皇在首次公開講話中使用拉丁語、意大利語和西班牙語,卻未提及英語,引發美國輿論嘩然。與此同時,拉丁美洲多國政要迅速將其視為“本土代表”,秘魯總統更公開宣稱其“選擇成為我們的一員”,而特朗普支持者則怒斥新教皇為“叛徒”。
拉美國家的集體認同
現年69歲的利奧十四世自1985年起定居秘魯,2015年成為奇克拉約教區主教并正式入籍秘魯。當選次日,秘魯總統迪娜·博魯阿爾特在公開演講中強調:“他選擇與我們共同生活,心中承載著秘魯的信仰、文化和夢想?!备鐐惐葋喛偨y古斯塔沃·佩特羅則在社交媒體發文,稱其當選“鼓舞了在美受辱的拉美移民”,并呼吁移民群體“團結起來應對挑戰”。哥國內政部長阿曼多·貝內代蒂更直言:“他就是拉丁美洲人?!?/p>
拉美政界的熱情源于利奧十四世長期關注移民議題。他曾多次批評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公開聲援被遣返的薩爾瓦多移民,質問當局“是否看不見苦難”。2024年,他通過社交媒體抨擊時任副總統JD·萬斯的移民立場,轉發《JD·萬斯錯了:耶穌從未要求我們給人性排序》等文章,引發保守派強烈不滿。此外,他還就控槍、弗洛伊德事件等美國社會爭議頻繁發聲。
美國國內的激烈反彈
新教皇未使用英語致辭的舉動迅速點燃部分美國民眾怒火。有網民指責其“刻意忽視美國信徒”,更有人翻出他過往批判特朗普的言論,將其戲稱為“猶大二世”。特朗普陣營支持者稱其是“自由派垃圾”,前白宮顧問則在評論區嘲諷:“他連英語都不愿說,算什么教皇?”
爭議背后折射出利奧十四世的復雜身份認同。盡管出生于芝加哥,但其母親為墨西哥裔,父親有意大利和德國血統。自青年時期赴秘魯傳教后,他深度參與當地事務:2017年蘭巴耶克省洪災期間,他親赴災區慰問;擔任奇克拉約主教期間,定期為貧民提供餐食。秘魯北部塞薩爾省政府評價稱:“他理解拉美民眾的生活方式,因為他的大半生都扎根于此?!?/p>
國際社會的多元期待
巴西總統盧拉·達席爾瓦呼吁新教皇延續方濟各教皇“和平與社會正義”的遺產,強調“世界需要團結而非戰爭”。部分天主教團體則期待其推動環保議程,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發文稱:“愿他引領人類戰勝貪婪,化解氣候危機。”與此同時,美國天主教保守派對教皇的“進步傾向”深感憂慮,尤其是其曾支持同性戀群體權益的立場。
白金漢宮確認,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將缺席教皇就職典禮,改派代表出席。而拉美多國已籌備代表團赴梵蒂岡觀禮,秘魯政府更計劃將其故居申報文化遺產。從芝加哥到奇克拉約,這位穿梭于雙重文化背景的教皇,正成為全球化時代宗教與政治交織的獨特縮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