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已經騎虎難下,莫迪在印巴沖突中犯下的錯,給中國提了個醒!
淡忘如思
印巴之間的沖突已經持續近半個月,目前局勢愈發嚴峻。巴基斯坦的戰機被印度轟炸,而印度的戰機也被巴基斯坦擊落,雙方互有攻防。
回首這場沖突全程,印度起初看似穩操勝券,到后來卻陷入狼狽境地,甚至有一位軍方高級官員還因此丟了官職。我們在為此感慨之余,也務必要給自己敲響警鐘。
我們絕不能重蹈莫迪所犯錯誤的覆轍!
一、不復強勢的印度
回首克什米爾恐怖襲擊剛發生之時,印度的氣焰是何等“囂張”!
沒錯,克什米爾地區的確爆發了恐怖襲擊事件,這無疑是一場極其令人震驚的悲劇,然而這并非印度隨意污蔑、推卸責任給他人的理由。
事發當晚,即便巴基斯坦多次作出澄清,還給出了確切證據,印度仍舊固執己見,認定巴基斯坦是幕后主使,且在極短時間內,就推出了一套十分完備的制裁方案。
有時候我們都不禁感嘆,這還是那個辦事拖沓、工作效率不高的莫迪政府嗎?
綜上所述,印度提出的這份方案詳盡得根本不像是臨時弄出來的,結合前一陣子曝光的泄密事件,我們有充分的理由質疑,印度此次的恐怖襲擊是自導自演的一場戲。
另外,有一個疑點值得我們留意,即印度在當晚宣稱要切斷巴基斯坦的水資源供應。
這一情況存在的時間可不算短了。原本,巴基斯坦由于剛好處于河流下游,致使該國水資源幾乎在各個方面都被印度掌控。而該國又正好是以農業作為主要產業的國家,幾乎可以講,要是沒了水資源,他們只能受人擺布。
正因如此,水資源曾是巴基斯坦的致命弱點,兩國過去為此沖突不斷,爆發了多場大戰,直至后來在聯合國的牽頭調解下,雙方才勉強達成和解。
即便后續還爆發了幾場大規模戰爭,不過印度始終信守承諾,沒有切斷水資源供應。畢竟他們心里清楚,一旦切斷,雙方必將陷入無休止的沖突之中。
可今天呢?
僅僅由于一起情況不明的恐怖襲擊事件,真相都尚未完全明晰,印度便打算截斷巴基斯坦的水資源,而且切實地付諸行動了。你不妨想想,他們難道不是早有預謀嗎?
從后續發展情況來看,印度針對此次精心策劃的進攻的確準備了不少策略。
除了進行栽贓陷害之外,他們還說服了另一支武裝力量在巴基斯坦境內進行騷擾活動。同時,在國際層面,他們試圖營造自身是受害者的形象,進而孤立巴基斯坦。
然而,莫迪折騰許久,卻把一件極為關鍵的事拋諸腦后——自身實力過硬才能有所作為,印度的實力能否支撐他們的所作所為呢?
二、前線失利
在印度的規劃里,有一個極為關鍵的情況,即印度在軍事方面務必要超越巴基斯坦,不然一切都無從談起。
說到底,他們此前的一系列舉動,不過是為制造一個名正言順發起攻擊的托詞。然而,借口有了,要是自身實力不濟打不贏,那豈不是淪為笑柄了?
說起來,如今的印度還真沒和巴基斯坦交過手呢。
盡管兩國在紙面上的實力懸殊明顯,舉例來說,印度擁有超過600架戰機,數量是巴基斯坦的兩倍之多,而且各類裝備單從價格方面衡量也要比巴基斯坦的高出許多。然而,他們存在一個極為關鍵的問題,即缺乏協調性。
印度的軍事裝備看似奢華,實則由多個國家的產品拼湊而成。其中,雷達購自美國,戰機來自法國,還有諸多裝備分別來自以色列和俄羅斯等國。
實際上,在軍事方面,印度宛如一個購物狂人,一旦其他國家有新的軍事裝備問世,他們常常直接購置回來,就這樣拼湊出了一個表面軍事力量極為強大的存在。
然而在現實狀況里,來自不同國家的這些裝備并不會為你打造出一個通用的模板,甚至彼此的數據庫都存在不匹配的情況,那么你覺得印度軍隊該如何開展實戰呢?
打個比方,在炮兵相互炮擊的情形中,巴基斯坦憑借我國出口的裝備,僅需17秒便能獲取印度開火的坐標,并且能在極短時間里協同發動反擊。
可印度呢?
暫且不提他們憑借更為先進的裝備,光是獲取坐標就耗費了整整三分鐘,而且后續的反擊行動開展得更為遲緩。
如此一來,雙方一進行試探性行動,印度的12個炮兵基地便全部被摧毀,而巴基斯坦方面的損失相對較小。你不妨思考一下,印度真的能夠將這些裝備的實力充分發揮出來嗎?
此外,在空軍方面(這也是此次的最大失利),印度起初以三重配合作為宣傳點。分別是以色列的偵察機、俄羅斯的遠射程導彈,以及法國陣風戰機卓越的近距離作戰能力。
結果呢?
這條經過精心布置的防線,在和巴基斯坦的飛行編隊激戰幾分鐘后便宣告瓦解,印度戰機的飛行員只能將煙霧彈全部釋放,借此爭取逃脫的時機。
難道巴基斯坦的裝備十分先進嗎?
不過是從中國進口的殲 - 10C 而已,在如今這個時代著實算不上出眾,然而恰恰就是這款相對落后的裝備,把印度打得落荒而逃。
為啥?
雷達的確探測到了巴方,然而由于數據無法相互連通,傳輸到戰機上需要一定時間,這就如同出現了“延遲”。
陣風戰機的可視范圍比不上殲 - 10C,到最后,這場空中較量就變成了一邊倒的局面。殲 - 10C 能在陣風戰機還未發現目標的距離外發動攻擊,陣風戰機還沒瞧見殲 - 10C 的身影就遭到打擊,這還怎么繼續對抗?
諸如此類的情況,實在是多到難以計數。空軍的負責人甚至在夜間就被解雇。而前線戰事的失敗,也直接扯下了印度的偽裝。想改變全球的競爭規則?那也得具備與之匹配的實力才行!
三、落魄的莫迪
目前,印度已然開始承受自己所釀下的苦果。
巴基斯坦成功抵御了他們施加的軍事壓力,使得速戰速決的計劃頃刻間化為泡影。美國見局勢朝著不利方向發展,馬上改變了態度。此前,美國宣稱會支持印度的反恐行動,轉眼間又強調印巴兩國應和平共處,盡量減少沖突。
頃刻間,印度在國際上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
另外,中國明確地站在了巴基斯坦這邊,不僅啟動了中巴之前簽署的危機應對方案,還在金磚、上合甚至聯合國等組織里向印度施加壓力,一條條議案,對印度來說極具壓力。
可以推測,當下莫迪的處境進退維谷。若強行繼續戰斗,勝利的曙光依舊渺茫;但要是就此罷手,又極有可能被巴基斯坦抓住機會反敗為勝。
針對這種狀況,我們只能說自食惡果,無可救藥。不過,莫迪所處的情形也足以給我們敲響警鐘——唯有實力,才是一切的堅實保障。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