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寧波晚報
蛇影重重!5月9日晚上約10點,一輛白色小轎車在警車的“護送”下,急匆匆停到了鎮海區消防救援大隊門口。“車里有蛇!在發動機艙里,你們看看……”車主李女士停好車后,一邊下車,躲得遠遠的,一邊緊張地向門崗值班的消防員求助。
深夜10點一輛“蛇車”開進消防隊
這是怎么回事?據同行的民警介紹,十多分鐘前,他們接到路人報警,稱在小區里目睹一條大蛇從車底爬進車內了。民警到場后,聯系上了車主,打開引擎蓋后,確實發現了大蛇的身影。“就看到了一段尾巴,盤在里頭,看起來就很大。”民警說道。
民警表示,由于不敢貿然處理,所以建議車主李女士直接將車開到消防隊求助。這段十來分鐘的路程,對于李女士來說,無疑是一種煎熬。事后她說,雖然明知道大蛇不會從發動機艙爬進駕駛室,但始終覺得腳底下涼颼颼的,“就怕它突然來一口。”
兩個捕蛇器“雙管齊下”,夾住了大蛇的頭部和中段
了解情況后,消防員小心翼翼地打開了引擎蓋,很快發現了大蛇的身影。兩個捕蛇器“雙管齊下”,夾住了大蛇的頭部和中段。“這條蛇好大!”幾經“糾纏”,大蛇的身子終于被拉直,慢慢被消防員拽了出去,如此大個頭讓消防員不禁驚呼起來。
據目測,這條蛇是常見的“菜花蛇”,身長近2米,身段粗處寬近2厘米,比成年人大拇指粗得多。在將大蛇裝進編織袋后,消防員將其帶至遠離居民區的僻靜區域予以放生。李女士仔細地在車內查看,確認沒有蛇的“同伙”后,才放心地離開了。
四月以來,隨著氣溫回暖,蛇類進入活躍期,頻繁出現在居民周邊。5月7日晚,鄞州區百丈花園一棟居民樓的七樓居民家中,爬進一條長約1.5米的大蛇,將兩名住戶嚇得夠嗆;4月17日、18日,海曙區雅源南路、鄞州區賀興弄,接連在店面房、廚房區域發現大蛇的身影……
消防員將蛇裝進袋子里
有毒無毒?寧波究竟有哪些常見蛇類
5月10日上午,記者聯系上多年研究蛇類的業內人士、蟲影自然博物館的主理人“凜研”。他是全國自然教育師,參與過多個國家級、省級產毒動物生態分布及遺傳資源項目研究,并擔任技術顧問。據他所說,寧波總體無毒蛇種較多,但還是有一些毒蛇離人生活較近。
“‘菜花蛇’只是俗稱,在寧波地區多指無毒的黑眉錦蛇和王錦蛇。”介紹,其他常見的毒蛇有短尾蝮(喜歡棲息于農田菜地周圍)、 福建竹葉青(山區溪流附近灌木叢常見)、尖吻蝮(俗稱五步蛇,山區常見體色近似落葉 )、銀環蛇(近水農田常見)。
在他看來,大眾對于蛇種鑒定的經驗往往較為缺乏,因此不論遇到什么蛇類,保險起見,應一律認為是有危險的“毒蛇”,不要擅自處理或挑逗。他提醒,民間流傳的“三角頭”有毒、“圓頭”無毒這些說法是常見的謠言!比如:寧波常見的銀環蛇和舟山眼鏡蛇都是“圓頭的劇毒蛇種!”
如今進入蛇類活躍季節,廣大市民需注意防范,盡量避免夜間走山道荒地或田間作業。“凜研”表示,我國絕大部分蛇類都屬于野生保護動物,私自捕捉蛇類是違法行為。如是誤捕或是其他有需要放生的情況,需科學放生!尤其是劇毒蛇種,需選擇人跡罕至的山區進行放生。
來源 寧波晚報 記者 馬濤 通訊員 崔寅偉
延伸閱讀
隨著氣溫升高,各類蛇蟲也出門“遛彎”了。這不,海口南海幸福匯一期的住戶向我們反映稱,近期小區里有蛇出沒,居民們擔心是毒蛇,一時間,小區內人心惶惶。
“三號凌晨一點多,從外面往里走的時候,這一塊有條蛇堵在大門口,就是帶花紋的黑色蛇,看著是有毒那種蛇,有點害怕,有點嚇人感覺,擔心可能會有更多蛇吧,這里人這么多,小孩又特別多,會不會說咬到小朋友啥的不安全。”楊先生說,當時他和朋友是在南海幸福匯小區一期1棟和2棟附近發現的這條蛇。
記者了解到,在去年,該小區其它樓棟也曾發現有蛇出沒。而出現蛇的場所,都是居民們日常活動的區域。因為害怕,這些天許多居民都不敢帶孩子下樓玩耍。
海口南海幸福匯小區 居民:去年有,是21棟,(記者:有蛇是不)對,21棟的單元門口,(記者:那些蛇都是小蛇,不是大蛇)不大,就是小的,怕它咬你啊,這邊基本上都是毒蛇。
圖為小區內發現的蛇
海口南海幸福匯小區 居民:小區的小孩很多的,那肯定希望他趕緊處理啊,那你一萬一給孩子咬了或者大人咬了,那也都不好啊,中毒怎么辦呢?有人反映這個事,肯定物業應該知道這個事,趕緊進行處理,是在周邊趕緊排查一下或者是下點藥啊。
小區物業方面表示,每次收到業主反映蛇出沒時,他們會采取抓捕措施或者撥打119求助。但因事發突然,每次撥打電話時,蛇早已不見了蹤影。采訪當天下午,物業工作人員已對蛇出沒的區域進行了處理。
海南合家物業酒店服務有限公司 工作人員 王先生:看不到蛇的我們就會對那一塊進行灑驅蛇粉,這種(蛇)經常出沒的地方我們都會非常注意,標記這些地方的。
轄區南港社區工作人員稱,之前也曾接到該小區住戶反映有蛇出沒,他們會督促物業做好定期防蛇措施,提醒居民們出行時要注意,遇到蛇蟲要及時遠離,不要擅自捕捉。
海口市秀英區西秀鎮南港社區居委會 網格員 李傳帥:幸福匯一期相對綠化比較好,然后小區對面也有專門種植園林出售的,所以這個地方比較適合蛇生長和繁殖吧,業主反映這個情況以后,我們后期也會繼續督促物業做一期遇到蛇如何緊急避險啊這類的宣傳,然后就定期在園區角落投放驅蛇粉那些,用來預防嘛。
夏季為“蛇出沒”高發期
牢記蛇咬傷急救4步法
每年4月至10月是蛇出沒的高發期。面對這類意外訪客,防是一種舉措,我們也要掌握急救知識,讓科學成為護身符,那具體怎么做呢?一起來學習。
“蛇出沒”高發場所有哪些?
蛇是一種體溫隨氣溫而變的動物,本身沒有完善的體溫調節機制來產生和維持恒定的體溫,最適宜生活的溫度大概是20℃~30℃。這個溫度下,在山谷溪邊、田間地頭,甚至一些生態環境較好的居民區,都會看到蛇的蹤影。
戶外遇到蛇該如何應對?
碰到毒蛇時,應轉移蛇的注意力,繞道遠行,或把衣服朝蛇扔過去蒙住它,然后跑開,若被蛇追逐,應往上坡方向,沿Z字形路線忽左忽右地逃跑,切勿直跑或直往下坡方向跑。此外,在山上要穿長袖上衣和長褲,避免皮膚裸露,可以買來雄黃粉或硫磺粉灑在鞋面上。進入草木豐盛的地方,用棍子或樹枝等掃一輪草叢再前進。
被蛇咬后如何應急處理?
1.保持冷靜,緩步撤離
萬一不慎被蛇咬傷,應盡量保持冷靜,第一時間緩步離開現場。快跑會使心跳加速,如被毒蛇咬傷,會加快毒素擴散。
2.記住蛇的特征,聯絡急救中心
到達安全的地方后,應立即聯絡急救中心。根據蛇的種類不同,治療方式也有所不同,盡量記住蛇的基本特征,如蛇形、蛇頭、蛇體和顏色,有條件者拍攝致傷蛇照片。
3.正確等待救援
在等待救援時,需解開傷口周圍的衣服,取掉首飾。因為蛇咬傷的部位,會在短時間內出現嚴重的腫脹;并確保傷口位置保持在心臟以下,如果是被毒蛇咬傷,這樣的位置可以降低毒素擴散的速度。
4.固定并清理傷口
在專業救援到達前,可利用身邊的物品固定傷口,如使用木棒或板子充當夾板,貼靠在咬傷部位周圍,然后用布條等系在夾板的上、中、下三個地方,使其固定。?為防止傷口局部壞死,切忌使用止血帶。傷口處不要直接用水清洗,應用一塊浸濕的干凈布輕輕擦拭傷口,去掉污漬。清理干凈后,再用一塊干凈的布蓋住傷口,等待救援。為防止感染,請勿試圖切開傷口。當無法判斷是否被毒蛇咬傷時,切莫用嘴直接吸吮傷口,因為毒蛇的毒液可能會從口腔進入人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