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中超聯賽,北京國安在主場3-1擊敗深圳新鵬城,迎來了聯賽5連勝。然而,相比于這場比賽的勝利,賽前的新聞發布會,更吸引球迷們的眼球,因為國安主帥塞蒂恩第一次向俱樂部表達了不滿。尤其是這位前巴薩主帥在發布會上直言:“如果早知道訓練條件如此,可能不會簽約。”
在賽前發布會上,塞蒂恩用具體事例說出了國安訓練基地的糟糕情況:球員訓練后無法洗澡、洗手需借用澆花水管、草皮質量影響戰術演練。而且這些狀況已經持續了四個多月。作為首都球隊,國安目前使用的高鑫基地竟是臨時搭建的鋼架結構,休息區隨時可能受到大風的威脅。
這種硬件差距直接體現在競技層面,塞蒂恩表示,去年上海球隊領先國安20分的懸殊差距,與訓練條件差異密切相關。本賽季,國安已經出現了5名球員在訓練導致重傷,而同期海港僅1例。草皮平整度不足導致的技術動作變形,已成為了威脅國安隊的隱形殺手。
不得不說,過去30年職業化過程中,訓練基地一直是困擾國安的一個難題。從工體外場到豐臺體育中心,再輾轉至高鑫基地,國安始終沒能建起球隊的固定駐地。而上海申花早在1996年,就已經建成了康橋基地,山東泰山的魯能足校基地已經建立了20年,上海海港在2014年入駐東方綠舟,這些基地不僅配備標準訓練場,還配備了康復中心、數據采集系統等現代化的設施。
訓練基地的差異如此之大,主要是因為俱樂部所有制結構的問題。中信時代,國安進不來還能憑借國企資源維持體面。而中赫接手后,民企屬性的短板暴露無遺。北京四環內地價高達8萬/平,建設標準基地需百畝用地,僅土地成本就達50億元。這對于目前每年投入只有5億的民企來說,無異于一個天文數字。
而國安俱樂部的訓練基地問題,也反映出了目前中超民營俱樂部所面臨的困境。本賽季的16支中超球隊中,9家采用租賃訓練場地模式。大連英博租用大連人青訓中心,津門虎長期借用水滴體育場,成都蓉城暫住雙流體育中心。
這種租用訓練場的模式,可以降低俱樂部的運營成本,但同時也影響到了球隊的訓練質量。畢竟,租賃場地無法進行定制化改造,草皮養護、器材配置也都不如自己的訓練場地。同時,沒有固定的訓練基地,也讓國安隊的青訓很難保證質量。據悉,國安U19梯隊今年已經更換了3個臨時訓練地。
針對目前的情況,國安俱樂部計劃在下個月遷到聚加足球訓練基地。這個由廢舊廠房改造的場地,正在按歐足聯二星標準進行改造,將配備6塊天然草訓練場和運動科學中心。但場地改造需要通過北京市基建和環保等多個部門的層層審批,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所以,這一次塞蒂恩突然開炮,看似是對俱樂部表達不滿,實則是幫助國安在向相關部門“逼宮”。畢竟,塞蒂恩是外籍教練,過幾年就回西班牙養老了,而中赫集團還要繼續將國安經營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