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暖暖。
在《蠻好的人生》中,丁致遠是一個極具現實意義的角色。
他的結局,狠狠撕開了愛情最虛偽的面紗——那些曾經讓你奮不顧身的“真愛”,往往經不起生活的消磨。
當初那個為了邱麗蘇拋妻棄子的丁教授,如今卻在和她爭吵后,拂袖而去,只留她一人在原地默默流淚。
他偷偷給前妻胡曼黎的父親付了一年的養老院費用,甚至動了復合的念頭。
這一幕何其諷刺?曾經他嫌棄胡曼黎“市儈”“沒文化”,如今卻在和邱麗蘇的婚姻里,懷念前妻的包容與付出。
邱麗蘇察覺后,歇斯底里地質問:
“你不是說,在她的婚姻里,備受折磨,行尸走肉,是我解救了你。怎么突然間又變得你欠了她的呢?”
丁致遠的回答很扎心:
“是我當初的日子過得太好了,這種好日子是稀松平常的,是我應得的,所以我不滿足,我總盯著她的缺點,無限地放大、放大再放大。”
這句話,道破了多少婚姻的真相?
01
他為了愛情,放棄胡曼黎,卻后悔了
丁致遠和胡曼黎的婚姻,最初未必沒有愛情。
他能安心讀完博士,靠的是胡曼黎的供養;他能在學術圈站穩腳跟,背后是胡曼黎打理家務、照顧老人。
可當他功成名就后,卻開始嫌棄她“庸俗”“沒文化”“市儈”。
邱麗蘇的出現,滿足了他對“靈魂伴侶”的幻想——她有文化,能和他談論文、聊藝術。
他以為這才是真愛,于是毫不猶豫地拋棄家庭。
可現實呢?當激情褪去,生活只剩下柴米油鹽時,他發現邱麗蘇同樣會抱怨、會計較,甚至會算計,遠不如胡曼黎善良。
愛情的本質是新鮮感,而婚姻的本質是忍耐。
當丁致遠和邱麗蘇真正生活在一起后,他才明白:原來所有的婚姻,最后都會走向同樣的瑣碎與摩擦。
區別只在于,有些人懂得珍惜,而有些人永遠在追逐下一段“真愛”。
02
婚姻里,最重要的不是愛情,而是責任
丁致遠的悲劇在于,他直到失去后才明白:胡曼黎的“市儈”,恰恰是支撐他生活的基石。
她市儈,是因為要精打細算供他讀書;她不懂藝術,是因為她把時間都花在了照顧家庭上。
而邱麗蘇呢?她可以和他討論文學,在懷孕后,任性到讓他每晚給孩子讀故事做胎教。卻不會像胡曼黎那樣,在他熬夜看書時默默送上一碟水果。
當生活具體到“誰去接待老家的親戚”“誰去應付人情世故”時,所謂的“靈魂契合”顯得如此蒼白。
丁致遠面對邱麗蘇質問是不是后悔了時,他說:
“現在說這些還有什么意義嗎?麗蘇,我們是有感情了,現在你又懷了我的孩子,我對你又多了一份責任。后悔也好,無悔也罷。現在我在你身邊,這就是我們的現實。其他別多想了。”
這句話很扎心,也很現實。
這也是很多男人在婚姻中的現狀,只有有些人,看重責任。也有些人更看重所謂的愛情。
所以,現實生活中,像丁致遠這樣的男人,其實比較少,大多數男人的想法其實是家里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
而丁致遠是被胡曼黎保護得太好了,他除了讀書,并不懂得生活。所以,才會天真地以為,愛情可以拯救他。
直到再婚,他明白胡曼黎是正確的,而自己的選擇是錯誤的。但是成年人必須為自己的錯誤買單。
但丁致遠又是極其自私的。吵到最后,他對邱麗芳說了一句話:“等孩子出生后,我們離婚吧!”。
03
《蠻好的人生》最殘酷也最真實的地方在于,丁致遠盡管后悔,卻再也回不去了。
這部劇告訴我們:
愛情是有保質期的,靠激情維持的婚姻注定失敗。
婚姻的幸福與否,不取決于你選了誰,而取決于你能否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人生最大的清醒,是明白“沒有完美的伴侶”,只有愿不愿意包容的人。
丁致遠的結局,給所有追求“真愛”的人潑了一盆冷水:如果你以為換個伴侶就能幸福,那么你很可能會在下一段婚姻里,重復同樣的后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