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淺夏,萬木芳華,萱草花開。
今天是2025年5月11日,一年一度的母親節。
作家三毛說:“母親啊母親,你是源,是愛,是永恒。”
母親,不僅是生命的來處,更是一輩子的恩人、貴人與家人。
無論多大年紀,娘在,家就在,孩子永遠有家可歸,有山可靠。
在這個專屬于母親的溫暖節日里,宜感恩,宜祝福,宜致敬,宜陪伴。
衷心祝愿天下所有的母親節日快樂,平安健康伴左右,幸福快樂度余生!
1、母親,是恩人
宋人趙與泌的《勸孝》詩云:
“生我鞠我長育我,出入腹我何艱辛。”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兒奔生,娘奔死,閻王面前隔層紙。
是母親,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只為將我們帶到這個世界。
從小到大,對我們悉心照顧,為我們含辛茹苦,一日三餐是她,洗衣縫補也是她。
曾幾何時,以為媽媽是無所不能的超人,長大后才發現,她只是為母則剛,盡己所能。
一聲“媽媽”,讓她奔波勞碌一生,全心全意一生,為家庭操勞,為子女付出。
她不求回報,不問收獲,只求我們健康成長,只愿我們幸福安樂。
絲絲白發兒女債,歷歷深紋歲月痕。
時光無情,歲月磨人,如今她漸漸白了頭發,彎了腰身,變得健忘與遲鈍。
可堅信的是,哪怕有一天,她忘了自己姓甚名誰,都不會忘記如何愛孩子。
天大地大,母親恩大,母親的生養之恩,無量無邊。
終其一生,我們恐怕都難以回報一二,唯有知恩感恩,盡心盡孝。
常回家看看,承歡膝下,別讓母親晚年過得凄涼,別讓母親越年邁越心寒。
多點耐心,多點關心,為我們操勞了大半生的母親,值得最好的脾氣與最真的報恩。
2、母親,是貴人
胡適先生在《我的母親》一文中寫:“我的恩師便是我的慈母。”
母親,是我們人生中第一任老師,也是一輩子的貴人。
因為她,除了給我們無窮無盡的愛,更有耳提面命的諄諄教導。
母親的托舉,母親的教育,無形之中決定了我們一生的成就與高度。
好比古有孟母三遷、畫荻教子,為了孩子能通往更遼闊的世界,她不惜受累受罪。
縱使她早就知道拼盡全力的結果,是與孩子漸行漸遠,也依然無怨無悔,甘之如飴。
不止如此,母親的脾性德行、智慧格局,皆是我們成長路上的榜樣。
是她,教會我們待人接物的方式;是她,教會我們為人處世的本領。
人生路上,我到的貴人很多,得到的提攜不少,可始終貴不過母親。
母親的奮力托舉與言傳身教,才是我們一生之中,最大的貴人。
恰如作家劉墉所說:“母親的背影,是孩子最初的世界觀。”
雖然母親節只是五月其中的一天,但母愛、母教卻與我們如影隨形。
她用皺紋寫詩,以嘮叨作曲,將整個人生熬成照亮我們前路的燈油。
惟愿歲月對母親溫柔以待,成全每一份孝心,以后的日子,活出母親期待的模樣,也要好好去善待呵護她。
3、母親,是家人
《論語》有言:“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現實卻往往是,父母子女之間,不斷指向著別離。
兒時,是子在巢中盼母歸,長大后,是母倚門前盼兒回。
更何況,人生一路奔波向前,我們也會各自擁有自己的小家。
但不變的是,媽媽,永遠是至親至近的家人,是心靈的港灣歸屬。
她熟知我們的口味喜好,始終對我們惦念掛牽,無時無刻不盼著我們歸家團聚。
當我們事有所成時,可以與母親分享喜悅,使成就感加倍。
當我們陷入低谷時,母親的安慰與支持,更是堅不可摧的后盾。
而且,母親還是大家庭的紐帶,是一家人匯聚在一起的理由。
母親在,兄弟姐妹是親人,母親不在,兄弟姐妹都變成了親戚。
媽媽在子女心目中的地位,在家庭中的重要性,沒有任何人可以取代。
有句話說得好:“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再無歸途。”
母親在,家就在,有母親,就有家,哪怕到了七八十歲,尚能有些孩子氣。
等我們慢慢上了年紀,喊一聲“媽媽”,還有人應答,那就是我們修來的福氣,定要且行且珍惜。
在今天這個如此美好溫暖的節日里,不管多忙碌,都要停下腳步,去表達自己的愛意與敬意。
一份禮物、一個紅包、一句祝福、一個擁抱之余,也要以家人之名,對她說一聲:“媽媽您辛苦了,我永遠愛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