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5月11日電 (記者李博)5月9日,北京市未來產業先導區啟動儀式在海淀區中關村壹號舉辦。北京市率先在海淀區、昌平區啟動創建市級未來產業先導區,標志著北京全力構建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與人才鏈深度融合的未來產業創新生態。
北京市未來產業先導區啟動儀式現場。 人民網記者 李博攝
海淀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海淀作為中關村發源地、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形成以未來信息為主,未來制造、未來空間為輔的“一主兩輔”產業賽道。其中,未來信息以通用人工智能為核心,以AI for Science、AI+量子科技、AI+醫藥健康等“AI+”融合業態為衍生,同步發展量子、6G;未來制造和未來空間分別重點發展具身智能和衛星互聯網。海淀未來產業先導區覆蓋174平方公里,將發揮突出作用,做強創新源頭,培育橫縱交叉的科技創新鏈和企業成長鏈,力爭成為全國具有示范作用的模式先導和未來產業發展引領區。
昌平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昌平圍繞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未來產業新高地戰略目標,構建以未來健康為主賽道、未來制造和未來能源為副賽道的產業發展格局。其中,未來健康加快推出一批腦機接口標志性產品,跟蹤和謀劃一批細胞和基因治療產品,未來制造重點推動具身智能機器人和手術機器人研制和應用,未來能源推動一批氫能重點產品實現研發突破。昌平未來產業先導區覆蓋180平方公里,探索新場景新應用,力爭形成一批標志性產品,培育一批特色化企業。
據介紹,未來產業由前沿技術驅動,是推動首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戰場、新賽道。北京市持續加強未來產業要素投入,初步建立“政府資金引導+基金領航+金融護航”產業投資體系。同時不斷提升數據要素供給能力,累計算力規模超3.3萬P,北京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建成全國首個人工智能數據訓練基地。北京持續鍛造產業硬核平臺,在17個領域創建31個創新平臺,在6G、腦機接口等領域謀劃新的創新平臺,積極推進部市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升級為國家創新中心。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不斷涌現,打造人形機器人“一會一賽”高水平體育競技平臺,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測試里程突破5000萬公里大關,3735余輛氫能車輛實現推廣應用。
中關村壹號等園區成為海淀未來產業先導區主要布局地。 人民網記者 李博攝
“希望海淀、昌平兩區發揮引領作用,完善細化先導區相關制度規定,積極探索實施先行先試政策,優化要素配置和公共服務配套,加快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未來產業創新高地。”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支持各區籌備建設各具特色的市級先導區,持續提升北京市在前沿技術創新、標志性產品打造、優勢產業集群構建、應用場景示范等方面的影響力。
啟動會后,北京市“創贏未來”2025年度項目公開路演未來空間專場活動舉辦,活動面向未來空間領域,聚焦商業航天和衛星網絡細分方向,邀請近50家市區政府引導基金和市場化私募股權基金、金融機構,以及近20家孵化器、創新企業等各方資源廣泛參與,持續打造涵蓋資金、基金、信貸產品、孵化培育于一體的投融資服務平臺,為投資機構和企業搭建深入對接、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橋梁,更好支撐未來產業領域潛力企業成長,推動創投機構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引導社會資本更多投向未來產業領域和創新型企業。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將對通過公開路演遴選的未來產業早期創新創業項目給予不超過100萬元獎勵。
據了解,近年來,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會同相關部門探索“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通過常態化項目挖掘機制、企業跟蹤培育機制、金融投早投小機制及全要素投入機制,助力形成體系化布局、多元化創新、全周期保障、集群化發展的產業特點。接下來,將持續聚焦產業不同階段、不同需求,優化人才、資金等產業要素配置,加大對產業精準支持,構建堅實的未來產業發展保障體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