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號,消息傳來,印度和巴基斯坦,居然同意停火了!
印度外交秘書唐勇勝親自出來證實,巴基斯坦那邊,副總理兼外長達爾也表了態,說是要“立即停火”。
不少人估計都得揉眼睛:這是唱的哪一出?打得正熱鬧呢,怎么說停就停了?
要說巴基斯坦這邊,自家國力跟印度比,確實還差著一截。真要擼起袖子往死里磕,這消耗肯定是耗不過印度。
這回在戰場上打了個大勝仗,那自然是見好就收,落袋為安。這不僅保住了勝利果實,也避免了戰線拉長、國力透支的風險,可以說是相當務實和明智的選擇了。
畢竟,打仗打的是消耗,更是國力。在處于相對劣勢的情況下,能抓住機會取得戰術勝利,然后迅速轉入和平,這選擇是可以理解也是利益最大化的。
那印度呢?
按理說,印度這些年一直以南亞老大自居,號稱“有聲有色的大國”,這回怎么就捏著鼻子認了?
說白了,這次短暫的交手,印度恐怕是真被打疼了,甚至有點被打蒙圈了。
戰場上的窟窿太大,問題暴露得太明顯,陣風和S400都被干飛了,印度制空權已經徹底喪失。
莫迪政府心里也得掂量,再這么硬扛下去,萬一局勢控制不住,國內的反對聲音怕是壓不住了,那可不光是臉面問題,自家位子能不能坐穩都得打個大大的問號。
畢竟,選舉政治嘛,民意如流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以暫時服個軟,把火氣降下來,回家關起門來好好拾掇拾掇,總結經驗教訓,等緩過勁兒來再找場子,這算盤打得也不算太離譜。
當然,面子工程還是要做足的。
有消息說,印度開始下大力氣管控國內輿論了。什么美國的推特、臉書,都得給我悠著點,不許老百姓瞎看瞎傳國外關于這場沖突的“不利”消息。那些個敢在網上“泄露軍情”、“散布謠言”的賬號,該封的封,該禁的禁。
估摸著,這回的“失利”在印度國內很快就會被強大的“巴拉特贏學”(Bharat Winology,指印度一種將任何事物都解讀為印度勝利的敘事方式)包裝成又一次“戰略轉進”或者“在復雜的國際形勢下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了。
你懂的,就是那種“我們雖然在局部戰場上遇到一些小挫折,但贏得了戰略腚力,為未來的全面反攻奠定了堅實基礎”的調調。
這套操作,咱們的隔壁鄰居可熟練得很。
不過印度這次吃了這么大個啞巴虧,心里能痛快?下一次什么時候再擦槍走火,那就得看后續局勢怎么發展,以及印度“臥薪嘗膽”的進度條走到哪兒了。
但這口氣,印度大概率不會輕易咽下去的。
這次沖突,影響的可不止是印巴兩國。印度過去總覺得自己是南亞這片兒的“扛把子”,軍事上誰都得讓他三分。結果這回一亮肌肉,好家伙,把屁股給亮出來了。
這么一來,南亞其他那些小兄弟們,心里能沒點想法?
接下來,南亞那些國家,在戰略上可能會更加靈活,尋求更多元的合作對象,中國在南亞地區的影響力,不管是經濟上還是戰略上,必然會進一步提升。
印度下一步為了挽回顏面,找回軍事上的優勢,很可能會把目光投向更先進的裝備,比如,有風聲說他們可能要咬咬牙,下血本,去抱美國的大腿,想辦法買F-35隱形戰斗機。
這F-35確實是好東西,技術先進,名聲在外。但也不是那么好拿的。老美賣軍火,從來都不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那么簡單。各種附加的政治條件、技術后門、使用限制,那都是一套一套的,安排得明明白白。
真要買了F-35,印度在外交上、軍事戰略上的自主性,恐怕就要大打折扣,搞不好就真成了美國在印太戰略中的一個棋子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