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絡上很多人都在議論,為何印巴這一次沖突,就這樣匆匆收場。巴基斯坦剛開始開展代號為“銅墻鐵壁”的反擊行動,印度幾乎在第二天,就和對方握手言和。這可不像驕傲自大的南亞霸主印度,按照其以往的行事風格,怎么能夠咽下這一口氣呢?
首先,戰場上打不贏,其他的目標基本上不可能實現。這一次因為恐襲事件,直接導致印巴沖突,為此印度還要斷掉巴基斯坦的農業水源,看來印度早就想要給巴基斯坦一點教訓。可是雙方在實際交戰過程中,巴基斯坦空軍以零傷亡的代價,將印度最先進的陣風戰機打得落花流水。可以想見,在現代戰爭中,失去空中優勢,想要取勝,基本上是無望。
以印度這種不見棺材不掉淚的性格,在經過無人機、導彈、海軍等多兵種試探后,終于放下自己的面子和驕傲,選擇與巴基斯坦握手言和。可以說,最根本的就是戰場上打不贏,還要繼續損兵折將,顏面丟盡嗎?既然不想,只能委曲求全,罷戰言和。
其次,印度的周邊局勢復雜,偷雞不成蝕把米。一直以來印度最大假想敵,毋庸置疑是其北方鄰居,1962年的慘痛遭遇,至今記憶猶新。現如今,印度選擇這個時機對巴基斯坦動手,也是看到這位北方鄰居和美國全力周旋,無暇他顧,所以選擇快進快打,速戰速決,嚴重削弱巴基斯坦的國力,好轉而將注意力盯住北方,坐山觀虎斗,等待時機。
因為前幾次的印巴沖突,印度一直占據優勢地位,再加上近些年經濟快速發展,添置許多先進的武器系統,重創巴基斯坦,那是信心滿滿。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沒有想到自己和巴基斯坦的軍事實力差距如此之大,再加上看到中美已經在瑞士進行貿易和談,頓時間感到機遇不再,只能選擇協商和談問題。
最后需要說明的便是,印度這一次見識到巴基斯坦的厲害之后,對于北方鄰居的態度必然會發生極大轉變,至少以當前的印度軍事實力,恐怕再也不敢有什么妄想。同時,印度如果繼續和巴基斯坦糾纏不清,要么是核武器對轟,共同滅亡;要么是等來其背后的老大,直接出手,顯然無論是哪一種結局,印度都是沒有勝算的,只能乖乖和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