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巴基斯坦和印度已在5月10日同意全面并立即停火,但在過去數個小時里,印巴雙方在邊境依舊有零星交火,且互相指責,稍有不慎還可能繼續爆發大規模沖突。不過,就目前而言雙方已經明確表達停火的意愿,這場持續半個多月的危機很可能將會很快結束,避免將兩國全面拖入到戰火之中,甚至是引發核危機。
雙方已達成停火,但邊境依舊有交火
盡管這場危機可能會很快結束,但兩國在5月7日發生的空戰卻給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在討論的熱度依舊不低。5月7日,印度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向巴基斯坦發動代號為“辛杜爾”的軍事行動,出動多型戰機用巡航導彈和精確制導導彈,至少襲擊了巴基斯坦本土和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9個目標,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此次印度空軍襲擊的目標最遠距離邊境線大約100公里,最近不到10公里。
由于局勢緊張,為應對印度可能隨時的軍事打擊,巴基斯坦早已在邊境做好防御準備。面對印度空軍的打擊,巴基斯坦立馬進行反擊,不久后巴基斯坦方面宣布成功擊落3架陣風、1架米格29和1架蘇30MKI戰機,巴基斯坦外交部長更是直言,陣風戰機是其裝備的殲10CE戰機發射的霹靂15所擊落的。消息一出全球一片嘩然,印度空軍最先進的陣風戰機居然被擊落了,也讓巴基斯坦空軍名聲大噪,更是給中國出口的殲10CE戰機打了一波廣告。
特別是陣風戰機被擊落關注度極高,這是中西方武器首次在空中較量,并取得戰果,說明我國在航空裝備的發展上已超過西方國家,也讓印度空軍顏面掃地。之所以關注度會掩蓋過蘇30MKI,究其原因就是印度和法國對陣風戰機的性能吹過頭了,在實戰面前不堪一擊。印度在引進之初信誓旦旦的宣稱要全面壓制巴基斯坦空軍,甚至具備與中國殲20“威龍”隱身戰機對抗的能力。
而法國方面更是將其稱之為“最先進和功能最齊全的四代半”,還具備一定的隱身能力,武器系統、航電系統和電子戰能力已達到五代機的水平。甚至還宣稱曾經在與F22“猛禽”進行空中對抗演習時,成功鎖定過該戰斗機,法國依靠各種吹噓,將陣風戰機出口到了埃及、塞爾維亞、阿聯酋、印度和印尼等國的手中,其出口量接近200架。在此次與殲10CE的對碰中,卻敗下陣來,讓全球對陣風戰機的性能產生了質疑。
對于巴基斯坦擊落陣風戰機的消息,一開始印度方面并沒有做出回應,其媒體集體保持沉默,似乎默認了巴基斯坦方面的戰果,又似乎不承認。直到第二天印度各大媒體才開始站出來辟謠,稱互聯網上出現的各種戰機殘骸是過時的內容,并不是此次印度戰機被擊落留下的殘骸,并稱“辛杜爾”軍事行動是成功的,沒有戰機損失。但隨著帶編號的陣風戰機垂尾殘骸、發動機殘骸、導彈掛架和未發射的“米卡”導彈殘骸逐步被披露,印度方面卻無力解釋。就連法國和美國等多家主流媒體也援引消息人士的報道稱,印度空軍在此次行動中損失了陣風戰機。
導彈和掛架殘骸對比
帶編號的垂尾對比
發動機殘骸對比
法國達索公司的官網上,也有陣風戰機的售后信息突然缺失,還有英國公司馬丁-貝克彈射座椅生產商也在官網也發文表示,在印巴沖突期間增加了座椅兩次彈射信息,但并沒有具體公開到底是什么戰機進行了彈射。因為在這兩次彈射之前的4月16日,該公司發布消息稱,巴基斯坦空軍一架“幻影 V ROSE”戰斗機墜毀,飛行員成功使用彈射座椅逃生,公司產品累計拯救人次上升至7784。
5月7日,美國海軍一架F/A-18F“超級大黃蜂”艦載戰斗機在降落時墜海,該公司再次發布消息稱,飛行員使用該公司的彈射座椅成功逃生,拯救人次升至7788。但中間卻缺失第7785次和第7786次,加上近期全球又沒有相關墜機的報道,且陣風戰機使用的也是該公司的彈射座椅,為此進一步證明陣風戰機在此次行動中有損失。到5月9日時,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援引印度官員的報道稱,印度軍方在合適的時候公開損失情況,這是官方人員首次證實軍方有損失。
缺失第7785次和第7786次彈射信息
到5月10日,巴基斯坦方面向印度發起代號為“銅墻鐵壁”的軍事行動,并在行動中宣布再次擊落一架陣風戰機,一名飛行員被俘虜,印度空軍的損失進一步擴大,按照巴基斯坦方面的宣稱,印度空軍的陣風戰機損失數量達到了4架。
此次事件之后,殲10CE為何能夠成功擊落陣風戰機,在全球引起了各種討論,有人認為是殲10CE戰機的雷達探測距離和霹靂15射程比陣風戰機更遠,使其能夠率先發現陣風戰機,并發起攻擊。也有人認為,巴基斯坦方面使用電子戰,成功壓制了陣風戰機的雷達和通信,再配合殲10CE戰機將其擊落的。也有分析認為巴基斯坦之所以能夠擊落陣風戰機,是體系化作戰模式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與從中國進口的紅旗16、紅旗9防空系統,JF17“梟龍”戰機、ZDK-03型預警機和衛星情報網形成了一個完整的作戰體系,在實際作戰過程中效率更高,能夠實現戰場態勢信息共享,這些系統的密切配合是擊落陣風戰機的關鍵。
5月10日,美國《1945》網站發表了一篇題為《印度達索幻影戰斗機輸給巴基斯坦空軍的真正原因》的文章,進一步揭秘了殲10CE能夠擊落陣風戰機的真正原因。內容中提到巴基斯坦成功的關鍵是中國提供的殲10CE和JF17戰斗機,以及強大的霹靂-15導彈和瑞典制造的“薩博”2000預警機。
《1945》網站發表的文章
與過去的模擬空戰不同,這次空戰展示了真正的網絡化戰爭,強調了超視距導彈的有效性和預警機的協調作用。不過其內容中提及的“薩博”2000預警機,我們認為換成ZDK-03型預警機更為貼切,該預警機性能更強大,且與殲10CE和JF17戰斗機均出自中國體系,能夠通過數據鏈完成整合。
該內容除了認可殲10CE戰機有強大的雷達系統和霹靂15E空空導彈以外,它們認為擊落陣風戰機的關鍵還是霹靂-15空空導彈,提到該導彈通過雙向數據鏈與該雷達網絡連接。使得巴基斯坦空軍可以使用探測距離更遠,跟蹤能力更強的預警機在后方安全距離,引導霹靂15空空導彈進行攻擊目標,通過數據鏈進行指引,不需要殲10CE和梟龍戰機的雷達持續引導,戰機只是一個發射平臺,完成發射后立馬關閉雷達系統脫離危險空域,降低了被攻擊的風險。
ZDK-03型預警機
而霹靂15導彈則由預警機進行引導,直到命中目標。與戰機的雷達相比,預警機的雷達探測距離更遠,可達四五百公里,而戰機的雷達系統有效探測距離僅有一兩百公里,完全超出了敵方戰機的探測距離和攻擊距離,保證自己能夠在安全距離上引導導彈攻擊,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A射B導和雙向數據鏈”。而這也是印度最大的缺陷,各個國家的武器都有,各成體系,還不完善,無法進行整合,看似規模更大,但在小而精的完整作戰體系面前無法發揮優勢,不堪一擊。此戰過后也告訴全世界,未來的戰爭不是單一的較量,而是完整的體系作戰。
從另外一面也可以看出,這些年我國在體系化武器裝備的建設上是成功的,且我國的作戰體系更完整,更強大。經過此一戰,西方國家恐怕也得重新審視中國國防實力了。同時也將帶動中國武器的出口,提升中國尖端武器在國際上地位。
注:以上數據來源網絡,僅供參考!
(2025年5月11日著,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抄襲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