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日報報道,近日,印度發動所謂“辛多爾行動”,對巴基斯坦境內多個目標展開空襲,造成多名平民死亡。巴基斯坦也沒有坐以待斃,隨即發起軍事反擊,自2時至5時,巴方陸續擊落印方5架戰機。巴軍方透露,巴方在反擊中擊落印方包括法國“陣風”戰斗機在內的5架戰機。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總體軍力印強巴弱,所以此次巴方戰績很大程度上與武器有關,雖然交戰細節不清楚,但巴方裝備大量中國產戰機和防空導彈系統是一個事實。
印巴沖突現場(資料圖)
此次沖突中,印度出動了蘇-30MKI、法國陣風和米格-29等多架戰機。巴基斯坦則派出了中巴合作的殲-10CE、JF-17“雷電”和梟龍等戰機迎戰。而且雙方幾乎全程進行了超視距作戰。在交火剛開始時,最前沿的印巴戰機相距約160公里——這個距離,飛行員全靠雷達和電子系統“感知”敵機,根本就看不到任何東西。再加上夜間視線受限,飛行員更依賴儀器導航和目標識別。
所以巴基斯坦之所以能夠在空戰中取得較好的成果,正是殲 -10CE 與霹靂 -15 導彈的完美配合,讓巴基斯坦空軍在超視距空戰中占據了絕對優勢。據軍事分析人士推測,巴基斯坦空軍很可能是提前發現了印度空軍的目標,然后超視距發射霹靂 -15 導彈,最終成功擊落多架印軍戰機。除了殲 -10CE戰斗機,中巴聯合研制的“梟龍”系列戰機也在此次沖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經過多年的升級改進,“梟龍”戰機的性能也在不斷提升。
戰斗機(資料圖)
此時據國外社交媒體上出現的畫面顯示,印度境內發現了多枚霹靂-15E導彈的殘骸,其中還有一枚相對非常完整的霹靂-15E導彈。這枚導彈殘骸除了前部的引導頭和戰斗部在戰斗中被消耗了,但整體發動機、燃料艙等都非常完整,這意味著霹靂-15E“雙脈沖”發動機結構將被印度一窺究竟,印度媒體大肆報道這一“天大喜事”,畢竟能干掉3架陣風的神器,終于如今落到印度人手里了。印度撿到霹靂-15E的殘骸以后,可以對其進行“逆向研發”,揭開霹靂-15E性能強悍的秘密,同時也可以仿制。
這枚導引頭經過實戰檢驗。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曾指出,霹靂-15的戰場數據對改進反制手段至關重要——比如開發干擾信號,或者調整戰機的規避戰術。美國對霹靂-15的忌憚早已不是秘密。2022年,美國空軍部長肯德爾公開承認:“霹靂-15的射程壓制了我們的導彈,必須加速部署AIM-260。 ”這款正在研發的新導彈,目標就是追趕霹靂-15的技術指標。然而,AIM-260的進度并不樂觀。 其導引頭仍在使用傳統的砷化鎵組件,測試中多次出現目標丟失問題。
戰斗機殘骸(資料圖)
有人擔心:“印度撿到霹靂-15E碎片,會不會偷學技術?”答案并不會,首先,霹靂-15E是外貿特供版。中國在進行軍售時,并不會將自己所使用的較高版本售賣給其他國家,而是賣出相對較低的版本,所以本身就不擔心其他國家進行研究。因此就算印度將其拆卸也根本無法接觸到真正的技術。其次是一旦霹靂-15E擊中目標之后便會自動毀滅,不會讓對方拿到真正的核心零部件,所以我們并不擔心印度對其進行研究和抄襲。
總之,當前,印巴沖突依然在繼續,但印度在空戰中所受到的教訓已足夠深刻。無論是任何國家,當其在發展軍事現代化的時候,并不簡單的將各種現代化武器堆放在一起,而是要重視這些武器之間的配合使用以及做好訓練工作。所以在此次空戰中,巴基斯坦用事實證明,中國的軍事發展絕不是紙上談兵,而是擁有真正的技術,并且不斷自主創新,才有可能立于不敗之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