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國內媒體足球報發文專門談到了塞蒂恩炮轟北京國安的問題,并透露,實際上在北京的足球隊很多都沒有自己的基地。
事實上,國安多年一直備受訓練場地的困擾,這一點已經不是秘密,國安隊的球員們早已經習慣。包括在塞蒂恩之前,施密特、熱內西奧、比利奇、蘇亞雷斯這些歐洲教練來到國安執教后,都不敢相信作為國安這樣的俱樂部,竟然沒有一塊屬于自己的基地,還要四處租借訓練場地。僅此一點,不要說和國外的豪門俱樂部相提并論,即使是和國內的山東泰山、上海申花這些老對手來說,都無法相比。
國安隊最近幾年一直在北京南四環附近租借一處訓練場地,之前俱樂部曾經花錢對基地內部進行了改造,建造了更衣室、會議室和治療室,不過后來因為是違建被一夜之間推倒。今年年初,為了讓球員能夠有進行力量訓練的地方,俱樂部搭建了簡易大棚,但前不久北京預報有超級大風,又不得不提前拆卸下來。至于主教練塞蒂恩所說的從洗手間出來想洗手的話,需要跑到澆水的水管邊上去洗手,其實這都不叫事。真正影響大的是場地質量,國安這兩年總是有隊員在訓練中受傷,與場地不平整有很大關系。
訓練之后不能立刻洗澡,這對于中超球隊來說也是很少見的。俱樂部為球隊在訓練場附近承租了一家小酒店,但有時候隊員在訓練后如果加練,就只能步行回去洗澡,而步行的時候至少要15分鐘。于是,有的時候干脆騎著共享單車回去,這樣一來渾身濕透的情況下更容易被冷風吹感冒。好在,這樣的窘境要在6月份得到解決,俱樂部又為球隊尋找了一處條件更好的訓練場地,新場地一直在改造之中,只不過這塊訓練場地同樣是租借,又是一個不屬于自己的臨時基地。
那么,作為一家成立30多年的俱樂部,為何一直在北京沒有一塊屬于自己的訓練基地。個中原因,對于國安俱樂部來說,只能是一聲長嘆。畢竟身處北京這樣土地資源極度稀缺的超一線大城市,作為民營企業,想要通過市場行為獲得可以建造訓練場的用地,真的是有心無力。一方面是受限于昂貴的土地成本,另一方面就是能否獲得有關方面的政策資源扶持都是一個未知數。
相比于其他地方的俱樂部,很多國企可以通過政府劃撥或協議出讓方式就可以較低成本獲得土地。比如當年山東泰山俱樂部就是依靠魯能集團的大力支持,有著穩定的資金,加上可以獲得建造基地的用地,這樣就可以承擔訓練基地這樣的長期重資產投資。包括后來的申花也是如此,申花幾次股改,無論是綠城還是久事,都是大型國企,依靠母公司的強力輸血都能夠順利把康橋基地接下來。相比之下,中赫自從接手國安俱樂部后,就一直在面臨無法解決基地的困境。
這些年來在北京曾經生存過的其他職業俱樂部,像北京人和、北京北控,都沒有屬于自己的足球基地,無一例外全部是租用臨時的訓練場地。這些都說明,作為北京的職業足球俱樂部,想要獲得更好的生存,能夠有更多發展空間,一定離不開這座城市的多方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