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太忙,沒時間運動”
“下班了只想睡覺”
“每逢佳節胖三斤”
超重、肥胖問題正困擾著越來越多的人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
小編梳理了幾個關于體重管理的故事
一起來看看他們
如何通過科學運動
成為“甩肉王者”
清晨7點15分
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浦東院區運動康復中心
華山醫院肥胖與疝外科副主任醫師沈奇偉
早早支起了“華山30斤俱樂部”的招牌
5分鐘不到
就有不少穿著白大褂
洗手衣的醫護人員陸續趕到
熱身、拉伸、使用啞鈴鍛煉肌肉和耐力
平日里嚴肅的醫護人員
此時在瑜伽墊上也發出了陣陣“慘叫”
“堅持住,還有兩組,堅持住”
“醫生和大家一樣,工作一天
回到家就想吃點高熱量的食物然后睡覺
久而久之,就胖了”
“華山30斤俱樂部”發起人之一的沈奇偉介紹
“我們通過俱樂部的方式
醫護人員之間可以互相激勵,互相打卡
讓大家在減肥的路上不那么孤單
更好地激發自己去調整狀態
有了強健的體魄
我們才能更好地去關心患者的健康”
面對體重較大人群
往往需要更加科學的系統減肥
在上海巔峰減重訓練基地
一位體重達253公斤的女孩
按部就班地跟著教練的方案
逐步進行各項減重訓練
在訓練基地的425天
她累計減掉了169公斤
“回想253公斤時的自己
走在路上沒有人不會側目
現在,努力有了回報”
“巔峰減重”的首席專家陳文鶴表示
肥胖的本質就是消耗低于攝入
減肥的基本原理就是
減少熱量攝入的同時增加熱量消耗
讓能量負平衡
較為適宜的減重速度是
每周減0.5公斤至1公斤
一年52周
按照每周減1公斤的速度
大體重人群就可以減去50公斤左右
在一些大學
體重管理也成為正式課程
受到學生們的追捧
在上海理工大學的“健康減脂”課上
人均瘦8斤只是“基礎款”
有人三年怒減70斤
從“小胖墩”逆襲成肌肉型男
伴隨動感的音樂
學生們不時跳躍、移動
在休息時間
每名學生還會戴上手指血氧儀
夾住指尖、測量心率
每學期“健康減脂”課都是全校的人氣課程
容納人數已從最初的60人
增加到如今的100人
依舊供不應求
課程一放出名額就“秒光”
授課教師馬成介紹
這門課優先滿足“小胖墩”
要求選課學生的BMI(身體質量指數)≥25
即醫學上屬于超重或肥胖的群體
“很多沒選上課的學生會自帶瑜伽墊‘旁聽’
哪怕沒有學分,不少學生也會主動來跟練”
近年來
國家重視肥胖防控工作
采取了一系列重要舉措
2024年6月
國家衛健委等16個部門
聯合啟動“體重管理年”活動
力爭通過三年左右時間
實現健康體重支持性環境廣泛建立
全民體重管理意識和技能顯著提升
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
全民參與、人人受益的
體重管理良好局面逐漸形成
部分人群超重肥胖狀況得以改善
讓我們在“體重管理年”期間
科學“管”好體重,一起行動!
記者:許東遠、袁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