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楓涇鎮的開太國家級生態農場,頭茬地產藍莓迎來了采摘季。5月8日,走進藍莓種植大棚,一排排藍莓樹整齊排列。成熟的藍莓個大飽滿、色澤鮮艷,薄薄的白色果霜覆蓋其上,鑲嵌在翠綠的葉片間,濃郁的香甜氣息撲面而來。
據了解,該農場種植的藍莓種源來自云南的“藍寶石”品種,其果實肥大、汁水充盈、口感脆甜,果皮呈亮麗的藍色,果粉豐富,完全成熟后,果香濃郁,風味絕佳。
種植技術員何杏花介紹:“今年是藍莓本地化培育的第三年,已進入豐產期,果實甜度高、長勢好。進入旺果期后,每日可采摘15?20斤,預計今年產量在300斤左右。”
“我們農場的地產藍莓比其他地產藍莓提前小半個月上市,4 月中旬就有零星藍莓變色轉熟。”談及提前上市的秘訣,何杏花解釋,溫度是影響藍莓成熟的關鍵因素。農場采用現代化智慧大棚技術,通過精準調控水肥供給,為藍莓生長打造了最適宜的環境。大棚上方安裝的天然氣加溫設備,能有效提高棚內溫度,促使藍莓提前花芽分化,從而實現提早上市。
目前,農場的藍莓正值大批量上市期,以銷售和采摘兩種方式供應市場,采摘活動可持續至5月底。
通訊員:李晨輝
編輯:程佳域
責編:程佳域、楊夢婷
審核:陳建軍、林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