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總愛后悔,我和老伴搞了半輩子機械設計,年輕時總想著 “等退休了再出去浪”。結果真退了休,天天站在陽臺上發呆,時間多得能數清楚樓下花壇里有幾朵野花。兒子來家吃飯時直搖頭:“您二老搞了一輩子技術,連北京都沒去過,好意思說自己是工程師?” 這話聽著扎心,但咱確實理虧。
轉機來得猝不及防!鄰居老李從北京旅游回來,舉著手機給我們 “種草”:故宮紅墻映著雪,導游半跪著給孫子講脊獸,司機師傅幫著抬輪椅......“這叫定制游,全程不催不趕,連衛生間排隊時間都算好了!” 我和老伴當晚就拍板:“十一就去北京,就要這種‘躺平式’旅行!”
想起以前跟團的 “血淚史”,我倆到現在還心有余悸。去九寨溝那次,導游舉著喇叭喊得人頭疼:“快點集合!購物店要關門了!” 老伴高原反應暈車,臉色蠟黃還得跟全車人賠笑臉;購物店導購硬往我手里塞玉鐲,說 “戴了保平安”。從那以后,老伴逢人就說:“跟團游?打死我都不去!”
這次 “途開心” 的北京定制游,徹底讓我們開了眼。簽合同的時候我都驚了,連天壇公園哪個門有無障礙通道、慕田峪纜車等候區有沒有遮陽棚都標得明明白白!導游小王接站時,一眼就認出我們:“張叔您腰椎不好,我準備了折疊靠墊,車上還備著護腰貼!” 后來才知道,客服連我們體檢報告里的小毛病都研究透了。
最讓我感動的是他們的 “神仙操作”。在頤和園逛長廊時,突然下暴雨,老伴的老寒腿疼得直冒冷汗。小王秒變 “哆啦 A 夢”,從背包掏出暖寶寶、姜茶,還變魔術似的撐開一把大傘把老伴護住。更絕的是,18 分鐘后,商務車直接開到最近的宮門,座椅加熱、毛毯全安排上,司機師傅還笑著說:“知道您怕冷,提前熱了 20 分鐘車!”
我這個搞了一輩子機械的老頑固,居然被他們的黑科技圈了粉。在故宮,小王遞來一副 AR 眼鏡,乾清宮的琉璃螭吻瞬間 “活” 了過來,光緒大婚的儀仗隊就從眼前走過;老伴戴著智能手環,實時監測心率步數,比我們實驗室的儀器還精準。有天晚餐我隨口說了句 “想吃炸醬面”,第二天中午,我的面碗上貼著紙條:“少鹽,面條煮軟七分”,配菜里還特意加了護心的芹菜。
旅程中的小驚喜更是數不清。去八達嶺沒跟風爬 “好漢坡”,小王帶我們體驗城磚修復,老伴拿著小刷子刷灰,笑得像個孩子:“比擰螺絲有意思多了!” 在胡同里學做兔兒爺,導游用 AR 技術還原老北京吆喝聲,聽得我倆直起雞皮疙瘩。臨走時,我們收到一本手繪紀念冊,里面貼著長城磚上的指紋拓片、老伴做兔兒爺時沾著顏料的手,連我戴著老花鏡研究 AR 眼鏡的糗樣都被拍了下來。
回家那天,兒子差點驚掉下巴。手機里存著我們在景山看日落的自拍、在什剎海跟著大爺學打太極的視頻,我戴著新潮的智能手表,老伴捧著平板電腦研究下一站攻略。這場旅行讓我們明白:年紀從來不是束縛,只要找對方式,60 歲照樣能把日子過成偶像劇!現在我們的 “旅行清單” 里,敦煌、西安、蘇州...... 都排上日程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