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朔
陽朔縣城的花朵色彩鮮艷。
連日來,陽朔街頭和周邊景區景點出現不少花卉,將縣城裝扮得如詩如畫。這些花卉美化了環境,成為引導旅游新風尚的元素,吸引游客漫步、拍照。這是當地開展 “花化彩化美化” 提升行動的初步成果。未來 2 至 3 年,陽朔將持續推進該工作,打造 “四季有花、全年有色、季節分明、宜居宜游” 的 “花城”。
街頭巷尾五彩繽紛,“花城” 現雛形
5月,陽朔濱江路一家酒店門前和樓上都種植了鮮花。
從今年3月中旬起,陽朔街頭 “顏值” 提升明顯。西街商鋪前、周邊景區景點,五顏六色花卉將縣城裝點得十分美麗。
西街一家店鋪種植的鮮花。
西街是來到陽朔的游客的必去之地,不少店鋪門前擺滿花卉。大師傅啤酒魚門店,迎賓吊頂是粉色花卉,地面有繡球花、茶花、菊花等盆景,還會隨季節在桌上更新鮮花。西街深處,餐廳、奶茶店、民宿也都有各色花卉綠植,吸引游客拍照。
5月,遇龍河景區萬景碼頭的鮮花綻放。
4月初,遇龍河景區萬景碼頭附近桃花林吸引眾多游客打卡。桃花盛放,花瓣飄落鋪滿地面,與喀斯特峰林相襯,畫面唯美。遇龍河沿岸的油菜花田,由閑置土地打造而成,是農文旅融合示范區,搭配云霧,美不勝收。
4月初,遇龍河附近的油菜花田吸引了游客。
5月,陽朔公園大片洋紫荊、三角梅綻放,淡粉色、白色儀花掛滿枝頭,隨風搖曳,游客漫步其中捕捉美麗瞬間。
前不久,陽朔公園里的各種花卉美態盡顯。
景區和商家積極參與,要實現全域景觀化
陽朔打造 “花城”,得益于當地政府開展的 “花化彩化美化”(簡稱 “三化”)提升行動。
今年2月起,陽朔縣為豐富植物景觀多樣性,提升縣域景觀品質,建設生態宜居縣城,于2025— 2027年在全縣分步驟開展 “三化” 提升行動。
今年3月,工作人員在遇龍河一處碼頭種植花卉。
陽朔縣林業局局長黃開明表示,將用2至3年在不同區域種植花卉、彩葉植物,實現 “全域景觀化、景區化”。該工作分3個階段,目前已完成新老城區、景區景點、主要道路、酒店民宿、機關單位庭院等區域摸排調查,種植近百種喬木、灌木和花草。接下來,將鼓勵各行業部門、業主單位對重要路段、節點公共綠地掛牌認養冠名,建立 “認養—管護—評比” 長效機制,并結合 “漓江漁火節” 開展相關評比。
位于陽朔鎮的墨蘭山舍古建文化酒店種著漂亮的植物。
墨蘭山舍古建文化酒店從3月開始種植多種花卉,因外國游客占比較多,今年還將種植40至50米長花帶,確保四季有花。陽朔鎮將探索 “民宿 + 花海長廊” 模式,引導民宿、村民參與門前綠化管護。陽朔城區、遇龍河沿線多家民宿、飯店也在自種花卉,花卉成為鄉村旅游新亮點,帶動周邊產業發展,村民也從中受益。
打造文旅新名片,市民游客點贊處處是景
陽朔 “三化” 提升行動,離不開商家、百姓甚至國際友人的參與。今年植樹節,除當地各界代表,還有來自20多個國家的400余外籍人士志愿者參與義務植樹活動,民宿業主、學生、群眾代表表達對行動的支持。
從陽朔縣林業局提供的《節點提升效果圖》可見,陽朔公園、老車站等標志性地點提升后變化很大。黃開明稱,今年 “三化” 提升行動有序推進,2026年將聚焦主要道路、重要節點等區域,融合景觀打造與區域文化元素,進行主題設計、花卉立體栽植等,實現 “移步換景”,形成全域旅游新名片,營造良好環境。2027年,將設計主題旅游線路,發展花卉主題民宿等新業態,形成 “種植—觀賞—體驗—消費” 產業鏈,培育本地特色花卉苗木新品種,構建 “景觀+旅游+產業” 融合發展模式,打造文旅品牌。
廣西師范大學經濟學教授賢成毅認為,陽朔此舉有多重意義。生態上,恢復生物多樣性,增強水土保持和碳匯能力;經濟上,拉動旅游業附加值,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文化上,強化公眾環保意識,提升陽朔開放形象;模式上,“政府引導+社會共治” 降低管理成本,激發社會參與,為維護生態成果提供制度創新。
來源:桂林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