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5月11日報道 美國《新聞周刊》網站5月9日刊登題為《印巴大規??諔痫@示了空戰格局的變化》的文章,作者是阿米拉·菲基。文章摘編如下:
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爆發的空戰被描述為二戰結束以來最大規模的空戰之一,這凸顯了現代空戰如今很大程度上是在人們看不到的情況下發生的——而且用雷達取代了眼尖的飛行員。
隨著導彈從數英里外追蹤目標,各國正在將資源投入到隱形、先進的航空電子設備和電子戰中,為不再肉眼可見的戰場重塑了作戰理念。
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這場空中沖突使這兩個擁有核武器的對手陷入數十年來最嚴重的對抗。但這次空戰的重要性不止如此。
其他國家正在密切關注這場空戰中武器和武裝部隊的表現,以吸取可能適用于不同沖突情境的經驗教訓。
巴基斯坦安全部門一名消息人士說,約125架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戰斗機7日參與了一場持續1個多小時的空戰——這可能是當代最大規模的空戰之一。
印度否認巴基斯坦關于擊落其戰機的說法,但專家指出,如果更多證據浮出水面,這可能標志著印度的一次重大作戰行動失敗。據報道,印度使用的是法國制造的現代“陣風”戰斗機。
英國主要防務和安全智庫皇家三軍研究所副研究員沃爾特·拉德維希說:“這是印度武器庫中非常現代化的飛機,也是世界頂級戰斗機之一。印度采購這款戰斗機是印度空軍現代化的一個關鍵點?!?/p>
先進導彈和現代化戰斗機的使用擴展了傳統空戰的概念:曾經被定義為近距離的纏斗,現在包含了被稱為超視距的遠距離情境。
據報道,此次空戰中遠程導彈的互射超過了100英里(約合160公里)的距離。拉德維希說:“按飛機的標準來說,這已經很接近了。從理想的角度看,人們可能追求在數百英里之外摧毀目標。”
近幾十年來,超視距導彈一直主導著空對空作戰,其結果越來越取決于機動能力和防御措施。
美國前空軍軍官、防務分析師約翰·斯蒂利恩在美國戰略和預算評估中心2015年的一份報告中寫道:“更好的傳感器、武器和網絡已經降低了近距離空戰的普遍性,戰斗機的靈活性也變得不那么重要。”
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軍用航空航天高級研究員道格拉斯·巴里說:“一些國家的空戰界將極感興趣,他們將在戰術、技術、程序、裝備使用等問題上盡可能多地嘗試獲取戰場真相,看看什么管用,什么不管用。”(編譯/林朝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