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媒體分析認為美中關稅戰的受害者很可能不是波音,而是中國自主研發的C919中型客機。
大家都知道,今年以來,幾架波音新飛機即使飛到中國后也被退貨,最后又重新返回美國。之所以客戶拒絕接收,還不是因為關稅稅率過百后,企業承擔不起了。
對此現象,有韓國媒體進行了研究分析,他們得出結論竟然是美中關稅戰的受害者很可能不是波音,而是中國自主研發的C919中型客機。
我看了幾位韓國專家的分析觀點,總結歸納為這幾點:
1、波音公司不賣被退貨也無所謂,因為東大拒絕購買客機不會對該公司造成太大打擊,因為該公司已經積累了大量訂單。馬來西亞航空和印度航空已表示有興趣收購中國歸還的波音 737 Max 飛機。
波音公司首席執行官凱利·奧特伯格4月23日在接受《航空數據新聞》(AND)采訪時表示,“拒絕收購不會對管理產生重大影響,每個人都想要那架(歸還的)飛機”。馬來西亞航空等航空公司已表達了收購意向。
波音公司目前因客機訂單積壓而陷入了無暇喘息的境地。據稱,為了縮短交付時間,目前正在努力將 737 Max 的月產量從 30 架增加到 38 架。
2、中國自主研發的中型客機C919反而可能成為中美關稅戰的犧牲品。
理由是C919的國產化率雖然已超過60%,但其所有核心部件,包括飛機發動機、操作系統、航電設備等,均從美國和歐洲進口。如果美國決定阻止出口,C919的生產將不可避免地停止。并且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內就曾考慮停止美國和法國合資的C919噴氣發動機的出口。
有韓國專家解析了C919的供貨商,當然他們承認飛機是中國自主研發的客機,主要零部件均由美國、歐洲公司提供。安裝在客機上的LEAP-1C發動機由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和法國賽峰集團的合資公司CFM國際公司生產。
韓媒指出,中國正在研發自己的發動機,稱為長江(CJ)-1000A,但尚未達到商業化階段。
此外,航電設備、導航系統、各類控制裝置及傳感器等均由美國霍尼韋爾、柯林斯、克瑞、派克宇航等公司提供。鋁制機身由美國Arconic公司提供,出入口信號系統由Crane公司提供,燃油和液壓系統由Parker公司提供,輔助動力裝置由Honeywell公司提供。在88家主要零部件供應商中,48家來自美國,26家來自歐洲,14家來自中國。
這位專家表示,美國可以隨時切斷供應,而中國沒有替代品。
讓我判斷,韓媒的結論過于悲觀了。
要知道中國目前擁有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航空市場。 而多家外國機構都預測過,未來中國肯定會是世界第一大航空市場。
有市場肯定會有C919的立足之地,類似國產半導體芯片的發展過程一樣,國內相關企業會基于大市場而推動國內航空工業發展而研制的。
此外,C919目前僅在中國境內運營,有國內專家分析過,為了獲得美國和歐洲航空安全部門的認證,確保未來能在國際航線上使用,C919才有意多采用歐美國家的核心部件設備。希望通過利益合作關系讓歐美國家盡快批準適航證。并非國內企業完全生產不出相關零件和設備。
萬一美國切斷C919零部件的供應,難道中方不會反制嗎?
韓媒根本就不了解中國人的反制應對策略,例如
限制稀土元素出口等等。目前美國的一些企業生產所需要的供應鏈離不開中國。所以,我們不怕美國政府使絆子。
我認為中國的大飛機項目未來只會發展越來越好,作為被美國駐軍的韓國專家,肯定無法想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