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各位調解員的協調和耐心調解,幫我解決了困難。”近日,通過“三所聯動”糾紛調處機制,一起因解除勞動合同關系引發的勞動爭議糾紛在寶山區羅涇鎮派出所、司法所、律師事務所的協同調解下握手言和。僅用數日,這場持續8個月的糾紛被高效化解,這是羅涇鎮激發和延伸“三所聯動”成效,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生動實踐。
工傷爭議起風波
2024年8月,柯某因工傷舊傷復發申請病假,病假期滿后,公司多次通知其返崗或調整至其他適宜崗位,其始終未予回應。2025年4月,公司依法解除勞動合同并限期要求搬離宿舍,柯某采取過激行為表達不滿。雙方多次協商未果,矛盾持續升級。
“三所聯動”破僵局
為防止矛盾糾紛進一步升級,羅涇鎮司法所了解相關情況后,迅速啟動“三所聯動”工作機制,充分發揮鎮調委會“金阿姨調解工作室”引領作用,全面介入糾紛處理。
調解工作室派出經驗豐富、業務能力強的調解員仔細了解事件經過,針對雙方矛盾癥結,與柯某和企業負責人進行“背對背”溝通,明晰雙方訴求,并從情理的角度,安撫雙方情緒。面對柯某,調解員主要從企業在其初次工傷后主動安排治療、態度誠懇等方面加以勸解,引導其理性表達訴求。面對企業一方,則從柯某舊傷復發確屬履職期間遺留問題、生活困難等方面加以引導,企業表示愿意對柯某作出一定金額的補貼。
調解員和律師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工傷保險條例》等法律法規,明確企業應承擔的法定責任,提出“法律適用規則+企業自愿補助”分層方案,既確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曠工解除)的適用剛性,又以人道補助填補勞動者工傷復發未及時合理申報鑒定的個人疏漏。
在調解員、民警和律師堅持不懈的共同努力下,柯某與公司均自愿退讓一步,經司法所和派出所共同制定調解方案,同意由公司向柯某發放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并出于人道主義作出合理數額的補償,雙方達成和解。這起持續八個月的勞動爭議糾紛,由此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楓橋經驗”譜新篇
此次糾紛化解彰顯“三所聯動”機制的多維價值:派出所筑牢穩定底線,遏制矛盾升級;司法所搭建協商平臺,貫通法理情融合路徑;律師事務所提供專業支撐,讓調解結果經得起法律檢驗。
在羅涇鎮“三所聯動”糾紛調解室內,“怒氣沖沖”變為“一團和氣”的故事還在不斷上演。下一步,羅涇鎮司法所將繼續深耕“三所聯動”機制,切實將新時代“楓橋經驗”落到實處,不斷優化多元協同治理模式,以法治引領解民憂,以溫情調解暖民心,為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貢獻更多基層治理智慧和力量。
深入推進鄉村振興和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寶山參加“滬派江南”特色村落營造試點設計主題展
寶山區新增241套“電子警察”,具體點位在→
寶山開通兩條免費就醫專線,破解北部居民“看病難”
通訊員:徐婧
編輯:潘喬雨
資料:網羅涇彩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寶山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