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0日深夜,巴基斯坦第六大城市白沙瓦的環城公路上突發劇烈爆炸,火光瞬間撕裂夜空。這場襲擊被巴方指認為印度軍隊發動的自殺式無人機攻擊,目標直指當地軍事車輛與設施。諷刺的是,就在爆炸發生前兩小時,印巴兩國剛宣布達成停火協議。然而協議墨跡未干,雙方戰火重燃,南亞局勢再度滑向失控邊緣。
據巴基斯坦軍方通報,印度在停火協議生效前夕,對巴境內多個戰略目標發動突襲。除白沙瓦遭遇無人機轟炸外,印度炮兵部隊向克什米爾實際控制線附近的阿克諾爾、拉朱里等地的印軍陣地發起密集炮擊。
更引發巴方震怒的是,印度空軍趁夜偷襲了遠離前線的博拉里空軍基地,導致一名梟龍戰斗機中隊長及四名士兵身亡。巴媒披露,遇襲的烏斯曼·優素福中隊長曾參與擊落印軍4架“陣風”戰機的行動,此次偷襲被視作印度的報復性“找補”。印度方面則堅稱行動出于“自衛”,指責巴方在停火談判期間持續滲透邊境。
沖突中,雙方均祭出新型作戰手段。印度動用“自主導航攻擊無人機”突襲巴方縱深目標,而巴基斯坦則通過“法塔赫-Ⅱ”遠程火箭炮系統對印控克什米爾的軍事樞紐實施精確打擊。
軍事專家分析,相較于印度依賴高價進口的“陣風”戰機與布拉莫斯導彈,巴方憑借中巴聯合研制的JF-17“梟龍”戰機、獵鷹-80防空系統及低成本無人機集群,在局部對抗中展現出更高性價比優勢。
不過,巴國防體系短板亦在激戰中暴露。其有限的防空網絡難以覆蓋全部重點區域,多個基地遭印度導彈穿透。巴媒疾呼政府加速擴充無人機編隊及巡飛彈庫存,以應對印度的“消耗戰”策略。
此次危機再度凸顯大國調解的尷尬處境。盡管美國前總統特朗普高調介入調停,但印方公開質疑其合法性。
印度評論員在電視辯論中直言:“特朗普的斡舉是越權行為,他既不了解南亞歷史積怨,亦無視印度國內共識。”這種態度折射出印度對“外部干預”的深層警惕,同時也令國際社會擔憂沖突可能外溢。
當前戰局呈現微妙平衡:印度在遠程打擊手段數量上占優,但巴方憑借體系化作戰能力屢屢實現“不對稱打擊”。正如伊斯蘭堡防務研究所學者所言:“現代戰爭不僅是武器的比拼,更是戰術協同與戰場感知的較量。”
隨著雙方民眾情緒持續發酵,短期內全面停火恐難實現。聯合國安理會已緊急召開閉門會議,中俄等國呼吁克制。但分析人士警告,若印度持續針對巴方空軍基地實施“斬首式打擊”,可能迫使巴基斯坦采取更激進的反制措施,屆時南亞火藥桶或將徹底引爆。
這場“協議簽署即開戰”的鬧劇,不僅撕碎了國際社會的外交努力,更暴露出人工智能武器與高精度打擊時代下,傳統沖突管控機制的脆弱性。當無人機取代士兵沖鋒,鍵盤代替外交照會,人類距離“可控戰爭”的理想似乎愈發遙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