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我們的心中會升起一股無名火,
這股無名火,會讓人們對一些事情的態度,
變得極端和尖銳,
等到這股無名火過去了,發泄了之后,
人們往往會將這股無名怒火的源頭,
歸咎于自己還不成熟,還不穩重,
還沒有想明白什么,還沒有看透什么,
但是,如果我們稍加思索便會發現,
那些無名怒火的出現,
恰恰是因為我們看的太透了,
恰恰是因為我們想的太明白了。
忍這種行為,是很多無名火出現的原因之一,
忍無可忍,無須再忍,
這樣的暗示,亦或是那些忍讓失去了忍的價值,
無名怒火,便會讓我們焦躁難忍,甚至失去理智。
但我們不能總把事情的矛頭對準自己,
我們也不能把所有問題的出現,
都歸咎于自己身上,
想一想,如果我們真的不夠成熟,
我們又怎會選擇用忍的方式,
來處理那些我們不得不接受的事實呢?
因為我們很清楚,如果不忍,
就注定引發對抗,
如果不默默承受,
就必然會引起一次又一次的,
毫無意義的,令人疲憊的沖突。
所以,忍這個行為,恰恰是因為我們足夠成熟,
因為成熟,我們知道對抗沒有任何意義,
因為我們看的明白,所以我們擁忍受的方式,
去讓問題變得不那么尖銳,
雖然這個問題變得不尖銳了,
但是我們自己的“人生”,卻開始變得愈發尖銳。
這種感覺,起初是十分微弱的存在,
那些傷害我們的人,那些觸怒我們的事情,
從來就抱著“無人察覺”的態度,
一直在拱火,一直在“制造惡果”,
日積月累,問題一天天膨脹,
直到某一天,一次“慣例忍受”之后,
身體里的某根弦,突然就這么繃斷了,
緊隨其后的連鎖反應,便是那些被壓制的情緒驟然反噬,
化作焦躁、暴怒、甚至失控。
人們常說“忍無可忍,無須再忍”,
可事實上,忍的價值早在此前就被消磨殆盡。
那些被吞咽下去的言語,被壓抑下去的怒意,
其實從未真正消失,
這些源于委屈,源于顧全大局的念想,
只是蟄伏在我們的精神深處,等待一個無法挽回的契機,
一次徹頭徹尾的爆發。
爆發之后,一地雞毛,看似這一切是我們造成的,
但追求其問題的源頭,我們只會得到一個答案,
那就是,我們不該總是將矛頭對準自己。
若真的不夠成熟,
又怎會選擇用“忍”來應對那些不得不接受的事實?
進一步說,正是因為我們足夠清醒,才能以清醒的態度,
對抗那些毫無意義的糾葛不清;
也正是因為看得足夠透徹,才選擇用理性的沉默,
去消化那些情緒化所引發的尖銳矛盾。
于是乎,新的問題應運而生,
沉默與忍受,并非問題的真正解藥,
這只是延緩了沖突的爆發,卻無法消解沖突本身。
每一次的退讓,都在為無名火添一把柴,
直到某天的降臨,結果自己都成了被灼燒的對象。
是的,無名火從不是幼稚的“通行證”。
無名之火的存在,恰恰是理智的余燼,
是清醒者的我們,承受的那些源于忍耐的暗傷,
更是看透一切后,我們對那些荒謬,
那些卑劣,那些讓我們不得不一笑而過的問題,
最后一次,也是最為明確的反抗。
人們總是下意識的以為,成熟意味著情緒的絕對掌控,
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清醒,
恰恰是承認情緒的不可控,
或者說,總歸有那么一天,
會到了“控無可控”的地步。
那些無名火的爆發,看似是精神上的失控,
但究其本質,則是長久壓抑后的必然反彈。
我們總以為自己在“忍讓”中變得穩重,
可殘酷的事實,讓我們必須正視這個問題的真相,
原來那些被我們歸咎于“不成熟”的怒火,
恰恰是我們內心深處,出于自我保護的呼喊。
所以,下一次無名火升起時,不必苛責于自己。
這不是因為你沒看透,而是因為你已經看得太透。
因為太透,所以忍無可忍。
更不是因為你不夠成熟,
而是因為你的成熟,讓你不能一直承受,
畢竟,有些原本該珍惜的東西,
早已在日復一日的退讓中,
被磨出了不該出現的裂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