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門》中白家老爺子白萌堂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
最終白老爺子卻把當家的位置交給了老二的媳婦白文氏,還說了這么一番話:
“交給老二,你說能行嗎?老三,他能把這家給敗光了!如果老大還在,那還能給你幫上忙。”
可見,在白老爺子心目中,三個兒子都缺乏做當家人的魄力、謀略和城府。
看到這里,我不禁覺得納悶。
白家老爺子能夠把百草堂發揚光大,可不是一般人。
都說虎父無犬子,為何他的三個兒子卻都沒有他的那種霸氣和膽識呢?
老大忠厚仁義有余,老二懦弱無能,老三就是一個窩里橫。
女兒白雅萍,本來是百草堂的千金大小姐,最后卻是《大宅門》中最慘的一位女子。
她的一輩子都是渾渾噩噩,因為失手將小兒子拋擲到地上而死。
八國聯軍打 入京城時,被關家拋下,慘遭輪奸。
這究竟都是為了什么?
01、白周氏缺少當家主母的范
這部劇中,白萌堂的妻子白周氏是一個沒有存在感的人,出場的機會很少,但有一段幾分鐘的劇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二媳婦剛剛生下景琦,白周氏請吳先生來給這個孩子算命。
這時老大拿著點心,興沖沖地要給白周氏嘗一口,她卻皺著眉,用手推開了老大拿著點心的手,還說自己不愛吃點心。
可老三拿著點心進門后,只說了一句:“這什么味?加桂花了吧,有這么做點心的嗎?”
一聽這話,老太太經不住好奇之心,拿起點心就吃了起來,還賣弄道:
“傻小子,這哪是桂花呀,這餡里加了蜂蜜,你不知道了吧?這是按宮里的做法做的。”
“自然是老太太的見識多。”
就這樣,白周氏連吃了好幾塊老三買的點心,就是不接老大手里遞過去的點心。
看到這段時,感覺白周氏真不像是一個當家主母。
吳先生雖然只是花錢請來的算命先生,但白家總歸是大戶人家,基本的禮儀還是要有的。
吳先生在一旁算命,她卻非常隨心所欲。
想聽的時候,就聽幾句。
老三拿著點心進來,她的注意力就被吸引過去了,和兒子談論起了點心。
她做人全無章法,想到一出是一出,所以一生都是過得糊糊涂涂的。
這一桌子的點心,就沒想著給吳先生吃一塊。
做為一個母親,她也不合格。
首先眼光不行,老大穩重、踏實、善良,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可是老太太卻一點也不待見他,當著外人的面也絲毫不給面子。
一貫好脾氣的老大,被氣得夠嗆,嚷嚷著要把點心去喂狗!
詹王府的老福晉卻更懂得識人,她只信任白穎園,不僅僅是他的醫術高,還因為他的人品好。
老三自私自利,滑頭,白周氏覺得他說話好聽,就偏愛他。
她,不是一個好的賢內助
生下景琦的當天,還發生了一件大事。
白穎軒去詹王府給老福晉和大格格看病,結果卻被砸車殺馬。
白家人當時還不知道這件事,一家人都等著白穎軒回來好開飯,因為這是白穎軒升級做父親的好日子。
見兒子遲遲未歸,白萌堂眉頭緊鎖,他在擔心兒子,畢竟詹王府是皇親國戚,稍有不慎,會釀成大禍。
此時的白周氏卻只顧著催老爺開飯,絲毫沒有遇見到危險的到來。
白穎軒回家后,一臉地懊喪,將詹王府殺馬砸車的事說了之后,白周氏卻沒有任何反應,神色如常,照常吃飯。
再看看二奶奶,得知實情的原委后,就知道這背后必有蹊蹺。
她先是安慰和穩住了膽小懦弱丈夫白穎軒,然后命管家務必查清此事:
“這件事得弄明白,不能糊里糊涂地受這份氣!”
這才是一個好賢內助應有的擔當和智慧。
她的想法和白老爺子不謀而合。
正是因為白周氏的糊涂不管事,也管不了事,所以白萌堂從來不和她商量家里和百草堂的事情,因為她壓根兒幫不上忙。
與其說是白老爺子對她的不尊重和不在乎,不如說是她自己太無能。
02、雅萍犯下的兩大錯
有了白周氏這樣糊涂的娘,那也就可以理解為何有白雅萍這樣的女兒了。
雅萍之所以會有如此悲慘的命運,和她自己的脾性和處世原則分不開。
她至少犯下了兩大錯。
第一,長期住在娘家,不主動融入婆家
雅萍明明已經嫁人了,卻天天住在娘家,夫妻兩人聚少離多,感情自然就淡了。
至于為什么不愿意住在婆家,她是這么說的:
“我就不愛回家,我們那口子,整個一蘿卜腌辣蔥,渾身上下沒一點熱乎氣。還有那位老爺子,當了翰林院的編修,出來進去沒個笑臉。你說我回去干什么?”
其實,她就是嫌棄丈夫關少沂窩囊,公公太過嚴厲和嚴肅。
說穿了,就是覺得住在娘家舒坦自由,無法也不愿意融入婆家。
她就是一個不想事的主,難道還能夠在娘家待一輩子嗎?
如果真的無法和關少沂一起生活,就索性勇敢一把,徹底分開。
看上去她也不像是那么抗拒和討厭關少沂,兩人都生了兩個孩子,那就好好一起生活。
再看看二奶奶。
她的丈夫白穎軒夠窩囊了,公公是一個說一不二的主。
可她是怎么做的?
她對丈夫一心一意,關起門來教訓丈夫,但是別人欺負他那就不行!
她更明白一點:白家的榮辱和自己息息相關。
所以經常會向白老爺子進言,她第一次對白老爺子說,覺得沒有必要讓詹王爺賠馬賠車,小不忍則亂大謀。
白老爺子氣得把金魚狠狠地丟擲在地上。
可是二奶奶并沒有放在心上,當白穎園被抓后,她主動請纓,帶著車馬去詹王爺家想要說和。
在這個關鍵時刻,她一個女流之輩,可比老二老三強得多了。
所以,最終白老爺子才會把當家的權力交給她。
白雅萍真的是差得太遠,難怪之后會被丈夫厭棄,其實根在她自己的身上卻不自知。
第二、做事沒有分寸
白雅萍帶著年幼的兒子住在娘家。
她的首要任務就是帶好兒子,她卻成天管娘家的閑事,卻又管不到點子上。
簡直就是添亂。
白家老三經常挪用公賬上的錢,老大看到父親身體不好,不想讓他操心就把這件事瞞了下來,用自己小家的錢來填補這個虧空。
雅萍便把這件事告訴二奶奶,讓她去告訴老爺子。
其實,家務事就是剪不斷理還亂,不是這么簡單的,老三確實夠壞,但老大有自己的考量。
更何況老爺子門清,很多事不說他都一清二楚呢!
帶孩子也是沒個章法,總是喜歡把孩子往上拋,來逗孩子。
二奶奶提醒了她多少次,都沒有放在心上。
結果老三以為二奶奶去父親那里告狀,跑來找麻煩,踢門進來的時候,雅萍正好把兒子拋了出去,因為受驚忘記去接。
兒子小寶后腦勺著地,死了!
正是因為這件事,關少沂恨透了白家,也徹底對雅萍寒了心,所以才會在逃難的時候拋下她。
白雅萍受到這兩個重大打擊之后,變得瘋瘋癲癲。
就這么稀里糊涂地過完了一生。
03、白周氏不離手的點心盒子,背后的隱喻
看劇的時候,不免在想。
一個出嫁的女兒總是住在娘家,為何當媽的不勸勸女兒呢?
原來這個當媽的自己都沒有活明白。
她從來沒有關心過兒女,家里出了天大的事情,都看不到她的身影,看不到她有任何反應和作為。
她出場不多,但每次基本上都是在吃,不是吃飯,就是吃點心。
最心愛的東西就是點心盒子。
一家人要逃難了,她卻抱著點心盒子吃點心,一邊說:“我死也死在北京城,我一個老婆子怕什么?”
景琦一把將她抱起往馬車走,老太太直嚷嚷:“我的點心盒子!”
果然是母子同心。
另一邊,白穎軒不但不幫忙,只顧著把他的文房四寶放在馬車中。
看到這里,真的很感慨。
大難臨頭了,母子兩人沒有一個人關心百草堂,一個只顧著吃,一個只顧著玩。
最終景琦抱著老太太和點心盒子,一起放進了馬車中。
也許是因為一路顛簸,到了天津之后,老太太一病不起,已經油枯燈盡了。
二奶奶把躲藏在外面多年的大爺白穎園接來見老太太最后一面。
這時候,老太太已經說不出話來了,她微睜著雙眼看著兒子,老大遞上了一塊點心。
老太太只能含在嘴里,無法咀嚼無法吞咽了。
最終她就含著這塊點心離世了 。
可見,老太太就是糊涂了一輩子,她不離手的那個點心盒子就是她最真實的人生寫照:
廢物點心。
正是因為她的不作為,女兒雅萍也是隨了她的性子,做事沒有章程,做人沒有主見,更沒有遠見。
老太太有白萌堂和三個兒子兒媳的保護,才得以平安過完這一生。
雅萍既沒有母親的正確引導,也沒有丈夫的疼愛,唯一的兒子被摔死了,所以這也注定了她悲慘的一生。
結語:
雅萍這一生,活得太過自我。
既然為人妻,就應該站雙方的角度考慮問題,而不是我行我素,成日里留在娘家。
既然為人母,就應該為自己的兒女考慮,正是因為她的糊涂做法,兒子被摔死,女兒關香伶因為沒有母親的庇護,被父親毒打。
更重要的是她后來的人生,也因此過得很不好。
二奶奶去世后,雅萍沒了主心骨,也傷心過度去世了。
她的死都是這么無聲無息。
她這一生,從來就想明白過,就這么凄慘地走完了一生。
可見,一個女人足以影響三代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