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劉亞仁新作「回歸」了。
自打被曝吸毒之后,他的事業全面停擺。
參演的許多影視劇,一時都沒了下文。
不過兩個月前,他主演的電影上映了。
這是一部早在2021年就拍攝完畢的電影,合作的還是忠武路老牌男神李秉憲。
因為劉亞仁的丑聞,這部電影一段時間里悄然無聲。
等到定檔后,片方也采取了最低調的宣傳。
但沒想到,上映后成績居然不錯。
不僅蟬聯了三周票房冠軍的寶座,在韓國本土的口碑也不錯。
而劉亞仁更是因為這部電影,時隔四年被提名影帝。
難道他真的要憑借演技殺回來了?
咱們現在就來一探究竟——
《終極對弈》
??
實際上,這不是劉亞仁第一次有復出的動作。
去年就有一部他主演的網劇《末日愚者》播出。
這部劇改編自日本暢銷作家伊坂幸太郎的同名小說,從題材到制作都可謂是爆款潛力股。
可惜,因為丑聞,劉亞仁在劇中的戲份被大量刪減。
導致整部劇敘事混亂、話題割裂,最終效果一塌糊涂。
這一回,不少人就猜測:
劉亞仁會不會又被一剪沒?
等到預告出來后,這種猜測進一步被佐證。
《最終對弈》取材于韓國圍棋界的兩位傳奇人物,曹薰鉉與李昌鎬的真實故事。
妥妥的雙男主電影。
然而,在預告中幾乎看不到劉亞仁一個完整的身影。
兩位天才棋手的對決,完全變為李秉憲一人的獨角戲。
對此,制作方卻回應,會保留劉亞仁全部鏡頭。
這部電影是全劇組100多名工作人員共同努力的成果,且耗資巨大,不能因為一個演員的錯誤,就否定整部電影。
故事開始于一位「神」的誕生。
1989年,曹薰鉉在第一屆應氏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上,打敗了中國「棋圣」聶衛平,開啟了韓國圍棋稱霸時代。
也在韓國掀起了全民圍棋的風潮。
就在曹薰鉉獲勝的五個月后,在一次教學比賽中,他遇到了另一個圍棋天才,李昌鎬。
這個未來被稱為「石佛」的圍棋世界第一人,彼時還是一個不到十歲的孩子。
卻已經能將下棋多年的大人打得落花流水,還能與曹薰鉉來回廝殺。
曹薰鉉給孩子留下了一個幾乎不能解開的圍棋難題。
沒想到,真的被李昌鎬找到了答案。
也許是來自天才之間的惺惺相惜,曹薰鉉收了李昌鎬為徒弟。
然而,曹薰鉉卻在教學中逐漸發現,李昌鎬雖然有著極高的天賦,態度有著不小的問題。
李昌鎬仗著自己善于計算,根本不把圍棋的基礎放在眼里,所以下棋的方式錯誤百出。
而且這么小年紀就被所謂「天才」的名頭沖昏了頭腦,很不尊重對手。
因此,曹薰鉉對李昌鎬進行了極為嚴苛的訓練。
好在,李昌鎬只年少不知事,對圍棋的熱愛始終熱忱。
他開始踏實地跟著老師學習,一路成長。
最終,在打敗了無數頂尖選手后,坐到了自己老師的對面。
作為一部競技題材的傳記片,演員的表演始終是最重要的。
這一點,李秉憲與劉亞仁都不成問題。
別的不說,電影最后放出曹薰鉉與李昌鎬原型的照片,光是從形象上看,兩位演員都非常貼合。
李秉憲為了更好地塑造曹薰鉉這一角色,還有意復刻其比賽中的經典動作。
當然,這些都是基礎功課。
最亮眼的表演,還是將性格另類的傳奇選手,演繹出各自的風采。
尤其是在一些細膩、復雜的情緒表現上。
曹薰鉉在片中經歷了一個大起大落的過程。
風光時,他游刃有余的狀態,透露出一縷踏實之感。
有這么一個場景。
曹薰鉉與李昌鎬各自比賽,被一扇屏風相隔開來。
因為十分關注徒弟的表現,曹薰鉉下到一半把對手晾在一旁,自己偷偷趴在屏風上看。
徒弟每動一個子,他的表情就會出現微妙的變化,或輕微皺眉,或微微翹起嘴角,情緒完全被徒弟牽引。
直到裁判催促他回來下棋后,他的神情立馬變回氣定神閑之態,起手落子擲地有聲。
然而,在第一次與徒弟對弈就遭遇敗局的當晚,曹薰鉉落寞走出賽場,紅著眼眶深呼吸,有些無措看著周圍的環境。
霓虹燈照在他的臉上,映出黯然的神色。
再看劉亞仁。
他極其擅長飾演那種陷入不對等困境中的角色。
像是《思悼》中的世子與《無聲》中的啞巴少年。
本片中的李昌鎬,也是同樣。
他因為徒弟的身份住進曹薰鉉家中,同吃同住多年,早就成了家人一般的存在。
但老師對他的照顧與教導,是財富,也是枷鎖。
不一樣的棋風讓師徒二人之間的分歧不小,加之曹薰鉉的光環過大,讓在比賽中連輸幾局的李昌鎬壓力很大。
但最終,李昌鎬頂住壓力,用自己的方式打敗曹薰鉉。
那個晚上,他看著最支持自己下棋的已故爺爺的照片。
先是有些委屈地說「自己真的很想贏,用自己的方式」,然后嘴唇發抖忍不住哭了起來。
有被壓抑許久情緒的爆發,也有對老師的愧疚之情。
之后,他又忍不住笑了起來。
勝利來之不易。
執著,純粹,對圍棋有著赤子之心的復雜少年情緒,層層遞進。
當然,對手戲更是全片的重頭。
片中讓魚叔影響最深刻的,就是兩人第一次對弈。
不是因為一來一往對招廝殺得有多么精彩,而在于曹、李二人情緒上的轉變。
棋局初始,明顯心思都不夠穩定。
李昌鎬是因為與老師的對決,過度緊張,身邊一點響動都讓他坐立難安。
曹薰鉉則總是不自覺以老師的身份去觀察李昌鎬的行為,眼神流出的關心是完全與比賽無關的。
但當李昌鎬按照曹薰鉉所教方式集中注意力后,沉著落下出乎意料的一子后,曹薰鉉神情發生了變化。
他看著棋盤,有點疑惑,有些難以置信。
但也是從此刻開始,他將李昌鎬真正擺在了對手的位置上。
兩人前后情緒的轉變,一前一后,一松一弛,相互承接得非常服帖,讓觀眾看得也十分舒暢。
其實,比起《終極對弈》,魚叔更偏愛另一版片名的翻譯,《勝負》。
后者并沒有將故事的主題局限在圍棋選手之間的對決,而是延展至角色自身的勝負。
在整個故事中,看似是一場師徒之間的世紀比賽。
實際上是兩個人各自與自己的對戰。
曹薰鉉面對的,是如何做到坦然接受自己的輸。
片中,他總是對別人說:
「你不應該告訴昌鎬他是個天才神童,這對他沒有幫助」
因為捧殺對一個人的傷害,比輸掉比賽還要大。
但實際上,曹薰鉉自己也處于這樣的環境中。
周圍人隨時隨地都在對他的贊揚,大街上隨處可見他的海報。
曹薰鉉認為李昌鎬是能力很強,但也覺得對方尚年輕,還不至于一飛沖天。
等到自己真的被打敗后,他從內心深處涌出一股強烈的受挫感。
一開始,是難以置信自己真的輸了。
后來在復盤時,發現關鍵一步還有另一種解法。
而這自己很久才想出來的一步,又被李昌鎬輕易點出。
曹薰鉉的挫敗感進一步加深,慌亂以老師的身份揭過這一篇。
緊接著,一場又一場的敗局,讓這位圍棋之神徹底破防。
他神情落魄地在街邊小攤灌酒,頹廢承認自己「已經不行了」,然后開始逃避下棋,逃避比賽。
對于曹薰鉉而言,輸給徒弟并不是致命一擊,承認自己會輸才是。
而對于李昌鎬來說,他要面對的,是如何沒有壓力地接受自己的贏。
在第一次戰勝師父時,記者問李昌鎬心情如何。
鎂光燈下的冠軍沒有任何暢快的喜悅之情,反而有些小心翼翼地說了一句:
「我對不起我的老師,用這樣的手法贏了比賽」
雖然李昌鎬一直在力圖擺脫老師的光環,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
甚至會與老師據理力爭,下圍棋不能只遵循一種方法,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道路。
可那個勝利之夜,李昌鎬跟在失魂落魄的曹薰鉉身后,卻宛如喪家之犬。
自我的成功與對老師的「背叛」,讓他無法坦然擁抱勝利。
不過,就像曹薰鉉自己曾經說的一句話:
「圍棋是一場與自己的較量」
這場勝負,是關于曹薰鉉與李昌鎬自己的比賽。
其實,電影中的角色與劉亞仁、李秉憲本人形成了另一種意義上的對照。
這兩位作為演員,都有著了不起的能力。
但作為人,卻都丑聞纏身。
他們這兩種身份之間,也在進行著廝殺,拼著勝負。
當然,吸毒是絕對不能被洗白的錯誤。
但他關于表演的天賦被自己如此糟蹋與拖累,實在是令人唏噓。
5月20日,由韓國電影導演協會主辦的導演剪輯獎即將頒獎。
不知道被提名影帝的劉亞仁會不會因此在自己的演員之路上,遇到勝負的轉折點。
曹薰鉉決定收李昌鎬為徒時說:
「我不在乎他成為職業選手,我突然很好奇他的棋藝會到什么地步」
不知道,劉亞仁的演員之路又會到哪一步。
全文完。
如果覺得不錯,就隨手點個「贊」和「推薦」吧。
助理編輯:旺達的托馬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