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同學入學后發現所學專業與興趣不符,而考研則是提供了重新選擇的重要契機,得以跨考心儀的專業領域。
跨考需綜合考量學科跨度、知識儲備等多重因素,今天就為大家分析一下哪些專業適合跨考,為有相關計劃的同學提供參考。
適合跨考的專業
01 法律(非法學)
· 就業廣,不考數學,招生人數較多。
· 報考的都不是法律專業畢業的學生,起點一致,都是非法專業全國統考教育部統一出題,統一參考教材所以不管考哪個學校參考書目和復習方法都一樣。
02會計專碩
· 初試考試只考兩門,科目少且不考數學,試卷全國統命。
· 外語考相對簡單的英語二,不招收小語種考生,畢業可考公考編進入企業,教育培訓行業都可。
03農學
· 農學專碩考英語二,且不考數學,有的學校可能會考數農。
· 難度要遠小于數一,數二,數三。國家線幾乎是最低的,農學專業2024年A區英語單科國家線只有33分,上岸率是非常大的。
· 近幾年報考人數快速在增長,像中國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其他的雙非類農林大學比較容易上岸。
04哲學
· 不考數學,只有學碩沒有專碩,一直以來相對比較冷門競爭小。
·跨考成功率高考試為純背誦內容,,對考生專業沒特殊要求,畢業后可以選擇當老師或者考公考編。
05社會工作
· 法學下面的一個專碩專業,不考數學最近幾年招生人數較多。
·專業課相對簡單,國家線近幾年在320分左右畢業后可在社區街道辦、社會福利管理處等工作,最近幾年國家也有重視和扶持!
06馬理論
·專業門檻低,碩士專業開設院校多兩門專業課,參考書通常2-4本。
·在本科期間都有涉及學到,復習起來相對簡單,就業出路廣。
·除考公考編外進國企或者當小初高的思修老師也是不錯的選擇。
07文物與博物館
· 歷史學下的專碩,不考數學招生人數相對學碩來說較多,專業課相對簡單,純背誦東西較多,容易拿分。
· 畢業后可考公務員比如文旅廳,文物局,工作相對輕松。
08教育學
· 不歧視跨考生,70%以上為跨考生,不考數學專業偏向文科純背誦記憶。
· 跨考門檻低就業方向明確,當老師有穩定的寒暑假,社會認可度高。
09行政管理
· 報考門檻不高,社會需求量大且行政管理考研不涉及數學等難度較高的科目,很多學校考純理論知識。
· 相比于其他成熟的學科,整體發展比較年輕,畢業后可以考公事業單位,企業行政,學校等單位工作。
10漢語言文學
· 不考數學,專業課難度低。
· 屬于純文科,但由于跨考人數多,競爭也有點大,畢業后可考公考編,新聞類,教學類工作。
有關跨學科考研的幾點說明(僅供參考)
1. 同等學力考生限制:
約80%的高校對同等學力考生采取跨專業/跨學科報考限制政策,此類考生的跨考范圍相對較窄。
2. 理科跨考優勢:理科背景考生跨學科難度較低(因基礎學科兼容性較強),尤其在工學與經濟學之間的跨考更為常見。
3. 文理跨考差異:
文理科之間的跨考存在顯著難度差異——文科考生跨考理科難度最大,反之理科跨文科相對容易。若無相關領域工作經驗,跨考跨度較大的學科(如文轉理)通常會被限制。
4. 學科內跨類限制:
同學科內不同專業類別的跨考雖有一定難度,但多數高校對此基本不設硬性限制。
5. 特殊專業壁壘:
醫科:非相關專業考生一般禁止跨考,需具備行業工作經驗才可能獲得報考資格;
語言類:非語言類專業考生(如理科生)跨考語言類專業通常受限制。
總之,跨專業考研需保持理性態度并審慎決策。各專業均存在獨特的優勢與挑戰,大家應全面辯證評估自身條件,而非單純因“好考”盲目選擇。
隨著考研競爭日益激烈,所謂“好考”與否的判斷已相對化,唯有結合個人職業規劃、知識儲備及興趣方向,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專業,才是理性備考的核心。
(來源于網絡 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